产业强市成果显著制造业投资领跑全市——丹阳市2021年投资分析
索引号:
014486371/2022-00012
产业强市成果显著 制造业投资领跑全市——丹阳市2021年投资分析
产业强市成果显著 制造业投资领跑全市——丹阳市2021年投资分析
产业强市成果显著 制造业投资领跑全市——丹阳市2021年投资分析
产业强市成果显著 制造业投资领跑全市——丹阳市2021年投资分析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起步之年。全市上下紧紧聚焦“产业强市”一号战略,各部门、板块克难奋进、压实举措,先后引进落地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跑出了丹阳投资加速度,全市投资各项主要指标增速在镇江市名列前茅,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向好。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运行。受基数偏低的影响,全市投资呈前高后低,逐渐平稳态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8%,呈高位开局,随着基数抬高、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影响,增速逐月回落并逐步企稳向好,202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7亿元,增长18.8%,分别高于全省、全市平均13.0和10.1个百分点;全市投资两年平均增长10.1%。
二产投资主体地位稳固,三产投资持续回落。分产业来看,2021年全市头部产业完成投资1.9亿元,同比增长16.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4.2亿元,同比增长34.9%,较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8.0和1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2.5亿元,同比增长2.4%,低于全部固投增速16.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受市场、金融政策、企业资金的影响,加速回落,2021年全年完成投资77.9亿元,同比下降1.3%,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一)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2021年全市完成制造业投资118.1亿元,同比增长33.8%,高于全部固投增速15.0个百分点,拉动全部固投增长16.2个百分点。今年在库项目中,制造业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提高19.4%,同时制造业投资占比进一步提升,2021年制造业投资占全部固投比重达到了54.0%,较去年同期提高了6.1个百分点。
(二)亿元以上大项目支撑有力。2021年亿元以上大项目个数和投资较往年均大幅增加,是我市今年投资增长态势持续向好的主要原因。截至12月底,全市在库亿元及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142个,比上年增加27个,亿元及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比上年增长28.6%,完成投资102.8亿元,同比增长37.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5.3个百分点,支撑力度明显。2021年在库10亿元、5亿元以上项目个数分别增长3个和6个,计划总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7.4%和31.9%,产业强势效应显著。
(三)高技术产业投资质效提升。2021年全市完成高技术产业投资34.1亿元,同比增长21.9%,拉动全部固投增长3.3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5.6%,占比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投资3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5.3%,占比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技术行业中,我市主要支撑行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投资增速达到了25.3%和83.5%。
(一)工业技改投资持续低迷,占比下降明显。2021年受国内国际整体经济环境、成本价格及疫情多因素叠加影响,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5.6亿元,同比下降13.9%,连续8个月负增长,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0.6%,比重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同时在库工业技改项目明显减少,全市工业企业技改项目69个,较去年同期减少22个,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9.7%。
(二)新项目入库个数有所减少,小项目仍需关注。2021年全市新增入库项目151个,计划总投资197.2亿元,个数较去年减少77个,计划总投资下降13.9%。入库项目个数减少主要由于小企业受经济环境和企业资金流的影响,对投资信心不强,趋于保守,新增小项目个数下降明显。2021年新增500-5000万项目61个,计划总投资14.7亿元,个数和计划总投资同比分别下降55.5%和47.3%。
(三)新签约项目推进较慢,入库列统率低。2021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0个,签约总投资261亿元,虽然签约项目个数和总投资分别较去年增长15.4%和6%,但是截止到11月30号,60个新签约项目已入库列统18个,列统率30%,低于镇江平均水平18.6个百分点,也远低于扬中的75.9%和新区的63.5%。2020年新签约项目52个,已入库列统32个,还有20个项目未入库列统,大部分项目因为土地供给问题而无法开工建设。
(一)多措并举加大投入,引导企业提质增效。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各类工业企业增强技改投资的意愿,在企业工艺升级、产品换代、节能减排等方面激发企业技改热情;另一方面要通过用好用足上级或者本级技改投资扶持政策,同时努力为企业搭建银企金融平台,争取各类优惠贷款,蕞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技改项目实施创造蕞优的政策环境。
(二)全力聚焦项目储备,稳固投资增长基础。围绕“十四五”规划,坚定不移推进“4+3+1”产业布局战略,聚焦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重点发展领域,提前谋划一批优势明显、动力强劲的重大项目,为经济稳增长和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同时在紧盯重大项目同时也要摸排和培育辖区范围内的小项目,既要抓大也不能放小,切实做到所有投资项目应入尽入。
(三)强化项目问题导向,力促项目建设推进。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瞄准项目落地、入库、达产等周期环节,全力落实土地、金融、税收等要素保障,用好领导挂钩项目、红色代办员等机制,开展“丹舒心”等服务品牌行动,做好跟踪问效,及时解决签约或者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确保按序时实打实开工建设,入库纳统形成有效投资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