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现代园艺产业园有个大型果品基地
盛夏季节,位于丹阳高新区现代园艺产业园内的柯氏果品园的葡萄和梨已进入采摘旺季。果品园主人柯孔雨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虽然今年的超长梅雨期对果品生产带来了很大损失,但连日来前来基地采摘和订购果品的市民不断,这有助于他们加快采摘进度,减轻超长梅雨期带来的灾害损失。
本报讯 (记者 须俊 实习记者 周洁)盛夏季节,位于丹阳高新区现代园艺产业园内的柯氏果品园的葡萄和梨已进入采摘旺季。果品园主人柯孔雨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虽然今年的超长梅雨期对果品生产带来了很大损失,但连日来前来基地采摘和订购果品的市民不断,这有助于他们加快采摘进度,减轻超长梅雨期带来的灾害损失。
40多岁的柯孔雨来自浙江,在高新区现代园艺产业园内种植果品已有8年时间了,共承包经营了120多亩土地,其中,葡萄栽培面积90多亩,梨树30亩。多年来,他严格按照无公害栽培模式,在葡萄、皇冠梨的生长期内不催熟不催红,使其完全自然生长成熟。同时严格控制葡萄和梨的亩产量,使设施栽培的葡萄亩产控制在2500斤左右,保证了果品的高品质,因而基地所产葡萄味甜汁多,深受市场欢迎。
“伺候”葡萄和梨树8年来,柯孔雨和妻子对果园管理早已是驾轻就熟,并积累了一批老客户。每年葡萄成熟之际,他们的电话就陆续打来了,订单火爆,每到周末,上门采摘的客人也络绎不绝。
辛苦的付出,换来的是甜蜜的生活。多年的园艺栽培,让柯孔雨深知果品规模化栽培不仅投入大、见效慢,同时还面临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今年夏季,我市经历了40多天的超长梅雨期,出梅后又接连多天出现阴雨天气,长时间的低温多雨寡照,对果品生产带来了重创。记者走进柯氏果品园的基地内看到,已成熟的大部分葡萄、鲜梨却纷纷掉果或烂在地里,藤蔓上一些已经成熟的葡萄,用手轻轻一碰就会掉落下来,只有部分受灾较轻的葡萄大棚和梨树基地还能够保证采摘、出售。
“受今年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整个果品种植户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损失,当务之急,还是要对现有鲜果加快采摘。”柯孔雨表示,目前他正组织家人和亲友对果品园内品质好的葡萄、梨加紧采摘销售,力争把超长梅雨期带来的灾害损失降到蕞低限度。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