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历次超额收益的来源!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招商银行,历次超额收益的来源!
大白马,通常市场上有无数只眼睛盯着,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合理和高估区间运行,基本不会有什么超额收益
我平时都不会看多一眼白马股的,只会一揽子放在标的后备池吃灰,等市场风格转换或者宏观不景气时,白马出现超跌的时候通常才会开始关注起来,白马的超额收益更多是来自超跌后
对于白马股的投资,我可能不会像正宗价投一样长拿,对于白马股的投资策略,用一段话总结:
买在分歧,卖在一致,同时避免买到“价值陷阱”,会构建超跌白马组合,不单压一只
招商银行业务不用多介绍了,国内零售银行(按揭贷款、信用卡业务)龙头
像银行这样的金融业,用PB估值是蕞合适不过的,首先看下图
招银这10年来,经历了几次超跌,但超跌之后,全部都大幅上涨,它跟伊利一样,想要获取超额收益,必须超跌的时候买入,在市场一致预期很好的时候卖出,但招银的波动性是比伊利要大得多,跌的时候深一点,涨的时候也高一点
通过复盘,我发现招银的每次超跌,其主要都是宏观因素引起的,而招银自身的经营因素其实问题不大
市场总是会放大招银的自身经营因素,随后进行纠偏,超额收益就这样产生
1、如2015年超跌,宏观主要是A股大盘深度下跌,叠加2014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分化问题更加突出,落后产能面临淘汰压力,供给侧改革初期市场预期非常悲观
但市场关注点更多在于招银经经营本身,招银从高位下跌了33%,这时候买入,后面会怎样呢?
随着宏观改善,供给侧改革的深化+房地产市场的兴起(房地产信贷大幅增长)逐渐对经济起到带动作用,经济预期开始回升
这时候市场进行纠偏,当时招银累计涨幅达到46%,超额收益产生了
2、如2018-2019年超跌,宏观主要是: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全球股市大幅下跌,两国MYZ在3月份正式开始,并继续升级、国内金融去杠杆冲击市场,表外社会金融“崩盘”,经济面临新一轮下行压力,股市全年持续调整。
但市场关注点更多在于招银经经营本身,招银从高位下跌了28.8%,这时候买入,后面会怎样呢?
随着宏观改善,7月的国内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六稳”,政策开始转向宽松+稳定增长。从10月到11月,高层官员多次发表高层声明,特别是在11月的私营企业研讨会上。市场的焦虑情绪有所缓解,并推动了反弹、12月召开的国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新一轮稳定增长确定了基调,明确了资本市场的地位,2019年初社会融资金额大幅增加,确保了经济增长的稳定。
这时候市场进行纠偏,当时招银累计涨幅达到69%,超额收益产生了
3、如2020年超跌,宏观主要是:疫情的影响导致全球市场普遍下滑。投资者对经济预期充满不确定性,对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的大型银行的基本面感到悲观、当时外资持股比例高。由于全球市场的剧烈波动,外资因流动性压力而外逃,导致交易层面的抛售压力。
但市场关注点更多在于招银经经营本身,招银从高位下跌了29%,这时候买入,后面会怎样呢?
随着宏观改善,政策发力+强劲的出口业绩带动经济增长复苏,市场预期逆转,叠加在优质龙头银行财务报告上,资产质量指标总体稳定,推动估值回升。
这时候市场进行纠偏,当时招银累计涨幅达到99.6%,超额收益产生了
蕞后,这次超跌其实是在去年就开始,跌到今天的35.59元,跌幅达33.4%,这轮调整已经跟之前蕞高的那轮一样,那这次市场是不是又在纠结招银的自身经营因素,后面会不会再度纠偏从而导致超额收益呢?
也就是说,现在这次超跌是宏观因素影响大?还是招银自身因素大?如果市场依然认为是后者,那这次大概率依然是会有超额收益的
由于这个是定性的主观结论,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不会这么快就给出我的思考,希望大伙们自己先研究判断,改天再参考我对这次的理解不迟,关于自己的钱袋子问题,当然希望大家认真对待啦!
今天的解读就到这啦,不知今天文章对你有没帮助?我是读财报说新股,一个爱好读财报、专职港股打新和港美A三地投资,投资风格长线为主+短线为辅的普通投资者,我们下期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