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目标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咬定目标 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2016-07-18 09:00
昨日上午,市委书记陈可可召集各镇(区、街道)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召开重点产业类项目推进会,直面存在问题、共商解决良策。市领导黄春年、沈岳方、赵志强、金夕龙、周东明、王为华、沈留海等参加会议。
据了解,截至6月底,我市40个镇江市级以上产业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1%,其中13个在手项目已开工11个,3个在谈项目已有2个正式签约。此外,190个市级重点产业类项目,已有140个项目在建,其中今年102个在手项目已开工61个。
陈可可指出,在年中这个时间节点召开这个会议,就是要直面问题、咬定目标、加强推进,全市上下进一步强化认识,明确各级领导的职责重点,以问题为导向推进项目建设,对于未达序时进度的项目要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寻找突破的办法、拟定追赶的安排;坚持行之有效的协调推进机制,提高实效性、针对性,优化服务软环境,分析好、谋划好、研判好项目,在要素瓶颈制约方面精准施策,把有限的要素保证对接到重点项目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对产业、对项目的分析和研究,强化招商力量的组织、政策的配套、人才的储备、方式的创新,在推进在手、在建项目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意向项目、在谈项目以及签约项目;进一步明确定位、做强载体,完善园区的配套能力、功能保障和服务保障,切实提高载体承载项目的能力和水平;着力破解要素瓶颈,用好土地指标,稳控金融谋增量、降“不良”,提振企业坚定在丹阳发展的信心,力争更多的优质项目落户丹阳。
针对当前的军民融合、医疗器械生命科学产业园、上练湖和新材料产业园、精密制造产业园、高新区、吕城航天航空产业园和轨道交通产业园、鹤溪产业园、丹北资源整合后大载体建设、萧梁物流园以及服务类项目招商等重点工作,陈可可从进一步细化规划、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进一步明确招商项目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此外,他还围绕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环境监察等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本报讯 面临着时间过半,今年的城乡建设类重点项目推进中还存在哪些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16日下午,市委书记陈可可召集召开城乡建设类重点项目推进会,了解项目建设进展,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具体问题。市领导黄春年、赵立群、金夕龙、马耿良、沈留海、薛军民、许伟、符红海,各相关责任部门以及开发区、云阳街道等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据介绍,今年,我市排定城乡建设重点工程项目123个,年度计划投资168.1亿元。截至目前,已有88个项目开工,已竣工项目3个,分别是彭庵安息堂、丹阳市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丹阳市2015年农村河道整治工程。同时,年初,市委、市政府选择了30个民生关联度高、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作为今年必须确保竣工项目。30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3.4亿元,截至目前已有25个项目开工。未按序时进度推进项目主要受到了天气因素,拆迁进度,规划、土地、环评等前期手续等因素的影响。
陈可可指出,今年以来,面对新开工项目多、建设任务繁重的压力,以及雨水时间长等不利因素的挑战,全市上下按照“实现新发展,一切在于干”的要求,自加压力、真抓实干,强化调度、强化协调、强化推进,在老百姓高度关注的一些交通、城建、教育卫生等项目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尤其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加快推进,对城市今年的防洪排涝发挥了巨大作用。围绕工作进度,他要求,各责任部门和单位一定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化责任意识、作为意识,全力推进好重点城乡建设类项目建设;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形成合力,解决突出问题,强化措施保障和质量监督,把欠缺的序时补回来,又好又快地推进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陈可可还针对具体项目推进中涉及的征收拆迁、项目主体、审批、拆迁安置房建设、融资等主要问题,逐一进行了明确和协调解决。另外,他还要求各部门针对今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防水排涝等方面发现的问题,抓紧研究,拿出一揽子的整体解决方案。
代市长黄春年要求,政府各部门要做到有诺必践,克服困难,强势推进城乡建设类重点项目建设;要在不折不扣完成今年项目建设的同时,谋划好“十三五”期间重点城乡建设类项目,为我市经济发展、百姓生活营造更好的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