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传统节日走进丹阳街道姬庄社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冬至:传统节日走进丹阳街道姬庄社区
12月19日,由鲁西南民俗博物馆、菏泽市民俗学会主办的“冬至:传统节日进社区”活动在菏泽市开发区丹阳街道姬庄社区举行。
菏泽市博物馆馆长、市民俗学会名誉会长李悦耕,菏泽开发区人大工委原副主任田玉卿,菏泽日报社副总编辑、牡丹晚报总编辑潘若松,菏泽市民俗学会秘书长、开发区作协主席张文艳,中国民俗学会会员、菏泽学院教授董传岭,菏泽市广播电视台台长助理、牡丹全媒体中心主任辛云霞, 菏泽市民俗学会副会长、菏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乔方辉,市民俗学会副会长、菏泽市女摄影家协会会长马春霞,菏泽市电视台《直播开发区》栏目组主任冯万建,丹阳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晁莉、姬庄社区支部书记马西泉等及市民俗学会、女摄影家协会、开发区作协部分会员参加。
张文艳主持,晁莉致欢迎词,李悦耕讲话。乔方辉、董传岭分享冬至由来、节日文化及当代价值等,马西泉讲解百姓冬至习俗,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畅谈冬至节气传说、冬至饮食文化,冬至习俗故事、风土人情和趣闻等。李悦耕、潘若松、黄伟、马春霞、乔方辉、田玉卿等为姬庄社区“菏泽市民俗学会活动基地”、“菏泽民俗摄影协会活动基地”、“菏泽市女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和“菏泽开发区作家协会创作基地”四块匾牌揭牌。田玉卿做总结讲话。
在建党百年、文艺工作座谈会、视察菏泽等系列重要讲话多次提到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坚定中华文化立场和文化信仰。
文化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文化竞争力是构成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民俗文化是高雅文化的源头,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近年来,菏泽开发区在全力做好招商引资的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继编纂出版了《社区概览》《菏泽开发区史话》《百村记忆》等,岳程街道的文化中心,佃户屯街道沙沃社区李立文的民俗博物馆,陈集镇曹庄的民俗馆文化底蕴深厚,姬庄社区做得也很好,正在装修的1000多平的“党史馆、村志馆、民俗馆”春节前将开馆,《姬庄社区志》即将出版发行。
2022年是菏泽开发区建区30周年,下一步我们还将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和乡村文化振兴等工作重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实践活动,引领居民群众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提升了居民文化素养,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上传统节日,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幸福开发区贡献力量。
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传承和弘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引导大家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10名社区居民群众分两组举行现场包饺子计时比赛,辛云霞、马春霞、赵继莲、冯万建、王福聚等为评委,经过和面、擀皮、包饺子等多个环节,蕞终决出一二三等和优胜奖。社区居民赵艳春在5分钟内包了47个饺子夺取一等大奖,徐楚霞、张丽娟获得二等奖,魏玉芳、王爱燕、陈文静获得三等奖。
与会代表和社区干部还上门给社区45户80岁以上老人送冬至饺子。大家一起集体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以特殊方式共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
本次活动由丹阳街道办事处、菏泽市女摄影家协会、菏泽双阳食品有限公司、菏泽开发区作家协会、丹阳街道姬庄社区等承办,双阳食品、姬庄社区、杨湖酒业等赞助水饺等物品。(马学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