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业园区“高大上”的升级之路
【平湖市新闻印记】1996年11月22日,《平湖报》头版刊发了《六店工业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的报道,提出实施“上下联动、大厂引路、内外结合、建迁同步”的招商策略,确保首年起好步、两年有突破、三年有成效,为平湖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强有力的支撑点。1996年12月20日,再次刊发《进一步加快六店工业区开发建设》的报道,当时的六店工业区管委会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加快工业区开发建设进行谋划讨论。
【平湖市奋进足迹】是拥有浙江省日资企业蕞聚集的开发区之一、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省级外商投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等头衔的高能级平台;是上千家企业创造、奋斗、深耕的经济热土……如今的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平湖市经济发展中勇挑大梁,成绩斐然。以不到平湖市1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平湖市将近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在服务平湖市经济发展大局中充分彰显了“经开贡献”。有人或许不知,这个令人瞩目的国家级开发区,其前身就是起步于1996年的六店工业区。
从5.32平方公里到16.19平方公里,再到27.5平方公里;从县城工业园区到省级经济开发区,再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荒芜一片、百业待兴,到现在世界500强扎堆、产城融合发展……平湖经开的发展可谓步履锵铿。
上世纪90年代,属于平湖的工业园区还是空白。“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平湖越来越发觉要有自己的经济主平台。”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锦连说。1996年,平湖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六店工业区的重要决定,建立六店工业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拉开平湖工业园区建设的大幕,开启了平湖经济建设的新篇章。这片初始规划面积5.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场嬗变就此开启。
同年6月,连接沪杭高速的平善大道(原平湖大道)开工建设,工业园区开始以平善大道为中轴,向两侧推进开发。兴平一路南段、兴平二路南段、环北二路主车道等基础设施陆续破土动工,泥泞的土路变身宽阔大道,为发展集聚“磁力”,再加上浙江川电钢板加工有限公司等项目的落户,一栋栋厂房随之拔地而起,六店工业区渐渐有了工业区的模样。
从无到有,为平湖的产业集聚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工业区框架逐渐形成。2000年,省政府批准六店工业园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命名为浙江省平湖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7.5平方公里,打开了一个经济发展更为广阔的舞台。
从有到优,经济发展如何向高攀登?“当时昌盛路以南的道路框架基本架起,有了一定的园区规模。如何把高质量的企业引进来,是当时考虑的主要问题。”2001年11月,徐锦连上任平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望着这片经济热土,他明白,要想建强开发区,就要牢牢抓住招商引资这条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选择什么企业、锚定哪些方向是新的“考题”。“当时日资企业、台资企业实力强劲,产业层次高、技术含量高,是我们招商引资的不二选择。”徐锦连说。1999年,日本电产芝浦(浙江)有限公司落户平湖经开,迈出了平湖招引日资的关键一步。随后,科宝电子、新宝、津上、南六等企业陆续落户,呈现集聚效应。一个企业,带动一片。日本电产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光机电特色产业基地等园区相继成立。
招商引资一直是平湖经开发展的主线年,区内头部家德资企业——德西福格汽车配件(平湖)有限公司成功落户,并增资扩建。科世科、威克诺森、德默菲等众多企业都在近几年不断增资扩建、提升产能。伴随着德资企业的聚集,平湖经开顺势建起浙江中德(平湖)产业合作园,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平湖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能级再次提升。
“虽然后来我离开平湖经开区,在市级经济部门工作,但我始终关心着经开区的发展。”徐锦连说,如今的平湖经开集聚了一大批知名企业、重大项目,以及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汽车、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高能级产业集群更是日益壮大,作为曾经的建设者,他感到欣慰;作为发展的见证者,他感到自豪。正如徐锦连感叹的那样,曾经那块平平无奇的乡村土地,已经成长为平湖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
而立正青春,更向潮头立。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敢闯敢试、风雨兼程,一任接着一任干,创造了一个个发展佳绩。而今站上国家级开发区升格十年再出发的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平湖经开锚定更高远的目标,进一步锻造高水平开放示范地、高能级智造未来城、高品质产城融合区。
【平湖市延伸阅读】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平湖市不断加快开发区建设,锻造主引擎、打造增长极。2003年7月,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的前身杭州湾滨海开发区建立,并于2014年8月正式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和港口物流业等产业特色鲜明。2016年,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成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成为平湖市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极。2017年11月,又揭牌成立了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为浙江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除了聚力打造大平台,不断提升平台能级,平湖市各镇街道也都建起工业园区,建设小微园、特色产业园等,形成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共同承载起平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