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丹阳:产品提质升级打造眼镜制造产业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京津冀豫调...
2023年7月26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
已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 “中国天...
“疆电外送”第三条直流通道获国家...
国家外汇管理局拟放宽境外直接投资...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超百天 ...
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超3800万吨 完...
一箭四星!我国成功发射四象01等卫星
我国首次在四川盆地开钻万米深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京津冀豫调...
2023年7月26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
已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 “中国天...
“疆电外送”第三条直流通道获国家...
国家外汇管理局拟放宽境外直接投资...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超百天 ...
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超3800万吨 完...
一箭四星!我国成功发射四象01等卫星
我国首次在四川盆地开钻万米深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7-28
自动化生产线厘米厚的树脂镜片毛坯“乘坐”传送带进入研磨机中。伴随着飞溅的水花和“滋滋滋”的机器运转声,3把刀头按照操作屏幕上设定好的参数,从不同角度和位置快速切削--40秒钟,一片定制化的眼镜片研磨完毕。
这里是位于江苏省丹阳市的万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每年生产的1亿片镜片销往世界各地。放眼整个丹阳,这个人口不到100万的城市,有1600多家眼镜相关企业、5万多名从业者,镜片年产量4亿多片,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三、全世界总量的一半,产值200亿元。
上料、研磨、抛光、加硬、镀膜……放眼望去,万新智能化车间内11条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车间生产的100多种眼镜产品,销往52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生产设备与制造技术之先进,是创业之初难以想象的。”万新董事长汤龙保回忆,丹阳眼镜产业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一批学徒从上海、江苏的国营眼镜厂返乡,部分乡镇开始尝试眼镜制造,迈出了集体创业的头部步。
随着产业的发展,市场对镜片加工提出了更快、更好的要求。2012年开始,万新引进数字化设备,着手进行智能化改造。
此后几年,万新通过流程再造,将生产过程中原本碎片化的设备,以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平台“打通”并“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的数字化系统。在镜片加工车间,操作人员告诉记者,工人们一路小跑去拿单子、查询单子的场景再也不会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电脑自动处理数据。
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了市场机遇。在丹阳眼镜市场形成初期,市场对生产技术和资金投入要求不高,且需求强烈,眼镜产业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但很快,竞争与挑战随之到来。
“树脂镜片相比玻璃镜片,优势明显。”汤龙保说,“唯一的出路就是快速变道,转产树脂镜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迎接更高水平的竞争,万新等一批企业向日本、韩国学习先进的树脂镜片生产技术。
树脂镜片的生产过程与玻璃镜片全然不同。在万新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树脂材料被自动填充进玻璃模具中,历经20个小时、130摄氏度的高温加热固化后,就可以脱模,经过硬化和镀膜,就成了既轻便又不易碎的树脂镜片。
镜片生产成功,但上游的原材料仍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当时树脂镜片高分子单体材料只有极少数国家的极少数企业能生产,每吨价格15万元,且付款后一个月才能供货。”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公晚说,关键技术必须自己掌握。
为实现原材料生产国产化,明月镜片与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联合攻关,终于在2007年取得技术突破,为丹阳一半以上的眼镜生产企业提供原料,同类产品价格仅为国外企业的三分之一。
“过去,国内镜片企业在定价上没有话语权,导致利润空间很小,没有钱做研发、品牌,只能打价格战,出现质量良莠不齐的恶性循环。”谢公晚介绍,原材料国产化后,带动国际镜片原材料大幅降价,国内企业也有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打造品牌,也能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近年来,明月镜片瞄准市场需求,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与上海理工大学团队联合研发,创新出防蓝光、防眩光等细分领域产品,推动产品提质升级。
从镜片生产原料,到镜布镜盒、印刷包装,如今丹阳眼镜产业的链条越来越长,并进一步向服务业延伸。为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丹阳市政府推动商会注册了“丹阳眼镜”集体商标,强化眼镜产品商标注册、使用和管理,同时加强对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产品质量监督。
2014年,在统一规划下,眼镜市场的经营户整体搬进眼镜城。这个占地14万平方米的商贸综合体全年吸引顾客超150万人次。“眼镜城集零售批发、餐饮娱乐、品牌展会于一体,政府与行业双向发力,推动眼镜产业从单纯制造业走向综合服务业。”丹阳市眼镜商会秘书长袁红锦介绍。
在眼镜城周围1.09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丹阳市规划建设的“眼镜小镇”正在施工,希望将“流量”转化为“销量”,在县域范围内用眼镜产业带动辐射周边产业发展。
“营商环境优化创新、龙头企业持续带动、专业力量加盟供给,是丹阳眼镜产业发展的密钥。”丹阳市经济发展局局长冷文华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上半年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创新高
上半年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创新高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三个更强”
聚焦发展实体经济 央企投资持续提速
我国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形成
前两个月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同比继续保持增长
迎峰度夏进入关键期 能源保供“四箭齐发”
发挥各项政策合力 工信部全力推进工业稳增长
中央政治局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 传递三大信号
稳住外贸基本盘 专家展望下半年增长新亮点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23年下半年经济工作新动向
硅料供应偏紧 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
视频平台“教授开讲” 知识的大众化传播不必正襟危坐
推动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 国家卫健委发文推广三明经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举报流程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