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人勤春早争朝夕,虎跃龙腾争先跑。新春伊始,丹阳市召开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暨产业强市“一号战略”推进会,这既是对一年多来各板块各部门立大志、招大商,抓项目、谋发展工作成效进行集中检阅,更是快节奏落实镇江产业强市大会精神,动员丹阳全市上下时时刻刻把推动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一号战略”放在首要位置,把项目建设作为“首要支撑”,以头部位的认识、头部高的要求、头部强的力度冲刺虎年新春“开门红”,打好产业强市总体战。
近年来,丹阳全市上下紧紧聚焦产业强市“一号战略”,克难奋进、合力攻坚,先后引进落地了国药、力合、金宇等一批重大项目,交出了厚重提气的精彩答卷。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1年,全市上下创新实干、全力奔跑,一是跑出了精彩开局,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两位数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等多个指标位列镇江前三,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新建项目开工率等核心指标位列镇江头部,工业应税销售突破20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全市用电量突破百亿千瓦时,在全省供电量前十的县市中增幅排名头部。二是跑出了向好态势,同力、明月两家企业主板上市,沃得农机顺利过会,国药、力合等大项目加速建设,恒美项目成功签约。2月14日,总投资95.7亿元的32个项目集中开工,进一步展示了各镇区抓开工、抢开局的昂扬风貌。三是跑出了专业支撑,聚焦阻碍营商环境改善的痛点堵点,统筹开展“红色代办”等三大品牌工程,各级各层服务项目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特别是通过恒美等项目的成功招引落地,谈大项目的信心底气和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在镇江产业强市大会上,市委书记马明龙围绕一个“争”字,对产业强市发出了争雄、争强、争优、争光的强烈号召。2022年,丹阳市将以科技创新赋能,向转型深处挺进,扎扎实实把产业强市“一号战略”不断推向深入。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头部动力。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的未来五年九个方面重点工作,排头部位的就是科技创新,省委对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强调的五个重点事项,排头部位的也是科技创新。丹阳制造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既有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基础优势,更有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产业生命力的迫切需求。
持续攻关关键技术。“十三五”期间,丹阳解决了一批替代进口及“卡脖子”技术难题,对提升新材料、大健康等产业的影响力、竞争力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下阶段,将继续围绕如何提升现有重点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加速部署创新链,推动既有平台提质增效,在江苏省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等现有六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企业出题、院所揭榜”等更多与院所平台和市场化创新载体的有效合作模式,针对性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实用型技术成果引进,争取每年都有“零的突破”。
加大人才导入力度。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是产业发展的“头部资源”。丹阳市将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企业的现实需求,以“十四五”人才新政为依托,发挥北京科技人才工作站、上海交大飞地孵化器优势,用好科技产业发展高级顾问等资源,通过建立在外学习就业人才库、“人才飞地”等方式探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充分调动企业、高校、院所等积极因素,为产业发展招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引育更多高素质产业工人。
壮大创新企业队伍。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人才引育,蕞根本的是让企业唱主角、挑大梁。今年,国家将把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以提高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这对引入创新资源、助力创新发展是重大利好。丹阳市将发挥政策的激励、撬动作用,以省市产业前瞻技术项目为抓手,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创新梯队。
产业的转型发展、跨越提升,不仅是产业发展规律、市场竞争规律影响下的必须,更是应对多变疫情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带来的复杂严峻形势,破解能耗、环保、安全等多重约束的必需。今年丹阳对产业链“链长制”进行了研究部署,要求“链长”及相关部门、镇区通过链长制的实施,把产业强市总体战的要求落实到每条产业链上,以每条产业链的实质化转型支撑产业发展的全面性转型。
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步伐。相比技术创新的时间长、投入大,技术改造、装备投入见效更快、针对性更强、性价比更高。丹阳将围绕“十四五”规上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的目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把“智改数转”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抓紧研究谋划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政策举措,引导广大企业通过“智改数转”“机器换人”,提升生产工艺、设备、流程、管理等方方面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真正实现制造大市向智造名城的转换。
全力打造高层次高质量产业生态。产业的发展是整个产业生态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丹阳将围绕打好产业强市总体战,不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产业,精准补齐金融、物流、法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短板,为企业的产品质量变革、生产效率变革、品牌价值打造等提供精细化服务。在城市能级的现代化、高端化上抓紧补课,一手抓硬件改造,大力推进眼镜城项目、练湖生态新区建设,系统开展重点片区经营改造;一手抓软件升级,加大优质医疗、教育、养老资源供给,健全完善现代服务功能。全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综合运用行政推动、法治规范、要素倒逼等手段,聚焦一批重点行业、薄弱环节开展综合执法行动,进一步严格安全环保、公平税负、规范用工等一系列硬标准。同时,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自治,全方位为产业转型助力。
着力引导企业构建现代管理制度。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下,企业仅仅依靠资金、技术等要素支撑,并不能完全解决困难,必须靠管理降本增效、靠管理深挖潜力。丹阳将引导企业做长期主义者,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以规范管理推动规范经商、诚信经营。支持链主企业加强供应商管理、开展产业链整合,引导链主企业把严格遵守安全、环保、纳税、用工、能耗等法律法规作为选择供应商的硬标准,进而带动整个产业规范发展,逐步扭转“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引导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拥抱资本市场上多出实招,在推动战略重组上迈出更大步伐。
推动产业强市“一号战略”,蕞根本的就是靠项目来实现。只有项目争先,才有产业争雄。丹阳将把项目建设与产业链打造结合起来,在项目招引、布局、建设等各个环节向“4+3+1”产业体系聚焦,坚持“四个论英雄”(亩产、效益、能耗、环境),争取产业项目质量、重大项目数量、有效投入总量有新突破。
做准项目招引。招商引资是举措,选择是关键。丹阳“智造名城”的定位,决定了招商要以质取胜,不能“贪大求洋”,而要从科技强链、对接区域经济链、形成产业生态链等视角强链延链补链,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2022年是丹阳的“招商体制改革年”,内部将从优化部门、镇区招商队伍、体制机制入手,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招商技能,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的投融资模式、精准的投资研判、完善的风控机制和科学的决策体系;外部将加强市场化招商,善用以商引商、资本招商、政企联合招商等手段,加强与专业招商机构、投资咨询机构、基金管理机构合作,借助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丹阳商会、乡贤资源力量,拓宽招商渠道,招引一批与自身产业结合度高、带动力强的项目。
做实项目落地。今年镇江继续推行重大项目用地市级统筹制度和土地“增存挂钩”机制,这是两个鲜明的导向,鼓励项目招大引强,倒逼闲置低效土地整治。丹阳要想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就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招引10亿元以上大项目,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镇长工程”,加大资源盘活力度,大力实行“零地增长”,有效释放存量土地资源。
做快项目建设。2月14日举行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既是展示成绩、提振信心,也打响了项目快建设的发令***。丹阳全市上下将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落实领导挂钩项目等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所有项目6月底前全部实打实开工建设。
产业强市不是简单地上项目、搞实体,丹阳将系统认识、统筹实施,更大力度自我革命、提升效能,通过方方面面的工作形成“乘数效应”。
用真情。这几年,面对疫情冲击、能耗管控等压力,做企业很不容易,越是这个时候,服务企业越要务实管用、贴近实际。丹阳将全力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要为企业营造“稳字当头”的发展环境,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用雪中送炭换取企业的青山常在。
出真招。每条产业链的链长要把工作精力放到一线,办公会开到工地,带着企业跑上级部委办局、跑大院大所、跑市场客户,真正点对点、面对面抓落实。要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综合成本,落实好优惠信贷、留抵退税等既有政策和新的减税降费政策,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降低制度######易成本,清理涉企服务收费、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推进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加强能源供应等保障、降低要素成本,让企业“轻装前行”。
讲效率。企业与政府打交道,蕞希望的就是高效便捷,该办的事不求人,答应的事不拖拉。丹阳将大力倡导马上就办作风,能办的事项立即办,该减的环节减到位,用办事高效、放权让利,换来企业舒心投资创业,全力营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要进一步整合组织、纪检和作风效能等力量,全力打通“中梗阻”,推动制度再创新、流程再优化、时限再压缩,以自我革命为经济“蓄能”。
虎年当有虎精神,新年要有新气象。丹阳全市上下将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气吞万里如虎的气魄,谋定快动、笃行不怠,全力做强现代化新丹阳建设硬核支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