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丹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连江县丹阳镇新洋村的“献宝大会”

admin9个月前 (09-24)丹阳产业信息20

  学生们在新洋村进行国学文化研学。

  新洋村位于连江县丹阳镇,在过去有“三少”——游客少、产业少、收入少。如今,这里有“三宝”——丹阳肉燕发源地,特色小吃香;黄花岗烈士故里,研学旅游火;“乡创客”的创业热土,乡村产业旺。

  新洋村挖掘朱熹文化,打造特色研学产业。杨柳州 摄

  打造“文化聚宝盆”,让研学火起来

  “要问新洋村有啥‘宝’?那首先是文化历史资源丰富。”新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义煌告诉记者,新洋村是省定老区基点村,也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陈清畴、陈发炎的故乡,拥有辛亥革命秘密练武场、连罗游击总队旧址等众多资源。

  记者看到,村内的陈氏宗祠高挂“开国元勋”和“浩气长存”两块牌匾,留有孙中山先生的题词。据载,吴适(孙中山秘书)在连江成立“光复会”,在新洋村贝里溪山谷建立练武场,训练青年义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10位是连江籍,从练武场走出的就有5位。其中,新洋村烈士陈清畴爱好武术,参加起义时编入了黄兴率领的头部路“先锋队”。孙中山先生曾高度评价广州起义,牺牲蕞多当推“粤之花县,闽之连江”。

  陈义煌说,这些年村里整合这些宝贵资源,发展研学产业,打造了福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有36000多名学生到新洋村参加研学活动。”新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负责人周明生说,为吸引人气,新洋村打造了“四色研学”模式:以红色文化为基础,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以绿色文化为特色,展示农耕文化;以国学文化为精髓,传承尊师重道理念;以科技文化为引领,开展科普教育。

  新洋村还走得更远,建设研学劳动实践体验基地,涵盖了菜园、四季果园以及多功能研学综合楼,从而推动研学教育产业化。

  擦亮“肉燕之乡”招牌,让口袋鼓起来

  在陈氏宗祠内,记者见到了丹阳“三宝”博物馆及农耕文化馆。博物馆详细展示了丹阳三大特色小吃——肉燕、线面和豆腐的历史渊源、传统工艺和制作物件等。

  “我们村是丹阳肉燕发源地,到现在有400多年历史了。”陈义煌说,他们陈氏族谱里便记载了肉燕起源的故事。据记载,明朝时,有一客商路经贝里溪,因遇洪水,身上财物被冲走,只好向新洋村一户人家寻求帮助。这户人家乐善好施,还为客商提供了盘缠,客商感念其恩德,在返程时将肉燕技艺传给了这户人家。

  如今,丹阳肉燕早已闻名海内外,也是新洋村的特色产业。“但在过去,肉燕多为作坊式生产,产量不高,产业做不大。”陈义煌说,为擦亮“肉燕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村里将原石材厂地块进行“腾笼换鸟”,与乡贤合作建设了新翔食品产业园,实现了肉燕、线面等企业化生产,不仅每年可为村财带来20万元收入,还带动了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不仅如此,新洋村还建成了土特产超市和助农商城,让线下游客、线上网友都能买到肉燕等特产,也让村民口袋鼓起来。

  新洋村肉燕产业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人才也是新洋村振兴的“一宝”。近年来,在外打拼的新洋人纷纷返乡创业,像周明生、陈晓华、陈在忠等一批“乡村客”“田秀才”,各显其能,为新洋振兴上演了一次“献宝大会”。

  陈晓华打造了国家级蛋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引进了数字农业云平台,实现了“5万只鸡只需一人管理”,成了远近闻名的“鸡蛋大王”。陈在忠原本在外从事石板材生意,如今返乡开办了养蜂场,成了一名养有1000万只蜜蜂的“蜜蜂大王”,还摸索出了一条“种花+养蜂+旅游”的致富路。

  孩子们在丹阳“三宝”博物馆及农耕文化馆内参观。

  而村支书陈义煌,是他们这群人的“火车头”。“我是土生土长的新洋人,在外总会怀念家乡肉燕的味道。”3年前,陈义煌应老支书的邀约,放弃了在厦门的高薪工作,毅然返回家乡,全身心投入到新洋的建设当中。

  众人拾柴火焰高。自“一肩挑”后,陈义煌向在外乡贤发出了“求贤令”。为了发展村里原来没有的研学产业,陈义煌三次跑到江西,请回了周明生。

  如今,在陈义煌等人的努力下,新洋村村财收入从2018年的7万元提升到2021年的5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8年的1.6万元提升到2021年的2.5万元。新洋村还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省级金牌旅游村、省级森林村庄、福州善美寻乡榜样村等。

  开车从福州市区出发,经绕城高速,通过飞石出口或丹阳出口,转入104国道,即可前往丹阳镇新洋村。(记者 郑瑞洋 见习记者 魏苏熙/文 记者 林双伟/摄)

  Mail:网络实名:福州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闽ICP备06013175 国新办发函[2006]5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310414号

  广告服务广告热线:客服热线新闻热线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丹阳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一副眼镜让丹阳旅游发展之路更清晰

一副眼镜让丹阳旅游发展之路更清晰

  乘坐高铁抵达丹阳站,出站看到的头部个建筑,便是中国丹阳(国际)眼镜城。眼镜,是这座城市的名片,近期喜事连连:10月15日,丹阳市“中国眼镜生产基地”通过复审;10月28日,直播基地落户丹阳眼镜电商产业园;11月6日,丹阳眼镜亮相2020苏州国际旅游博览会,成为当天蕞火爆展台之一……   丹阳被誉为“中国眼镜之都”,年产镜架1亿多副,约占全国的三...

丹阳又将新建一大型产业园占地超70000㎡就位于

丹阳又将新建一大型产业园占地超70000㎡就位于

  根据《江苏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现将江苏云投智造产业园规划方案进行批前公示,相对利益人若有意见或需举行听证,请于公示期间内将书面材料递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公示时间:2021年9月28日—2021年10月14日联系电线   建设单位:江苏云阳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丹阳市方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制单位:丹阳市自然资源和规...

丹阳市政协财贸组开展小组活动

丹阳市政协财贸组开展小组活动

  昨日上午,市政协财贸组开展小组活动,参观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并就推进产业园建设进行交流座谈。市政协副主席魏国荣参加活动。   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高新区,总投资50亿元,项目整体规划用地1300亩,启动区占地238亩,园区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能源三大产业为主导,打造集政产学研资五位一体的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建设由众创空间到孵化器到加速器到产...

丹阳市获评2022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丹阳市获评2022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本报讯(程精华 马红霞 朱婕)日前,工信部公布2022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名单,丹阳市凭借眼镜制造特色优势产业成功入选。全国有39个城市上榜,全省6地上榜。继2017年镇江市获评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后,我市县级市也获此荣誉,全省目前只有镇江、南通两市在地级市和县市区层面均进入名单。   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是指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质量...

丹阳开发区浓墨重彩画好发展“春山图”

丹阳开发区浓墨重彩画好发展“春山图”

  首季“开门红”!江苏省丹阳开发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21.6亿元,工业应税销售134亿元,固投20.1亿元,制造业投资13.5亿元,丹阳市级重点项目入库列统率50%……进入二季度,数据还在不断“跳高”。   “一个个数据似密集的针脚,不仅描好了‘首季红’,还在绽放出‘半年彩’,我们决心要浓墨重彩画好今年的发展‘春山图’。”4月19日,丹阳市...

丹阳电商产业园推进跨境电商获央视报道

丹阳电商产业园推进跨境电商获央视报道

  一是销售额稳步增长。我市电商产业园5个月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0%。虽然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复杂多变,但依靠园区内完备的产业体系,供应链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二是政府大力扶持。我市引进了物流、知识产权等多家第三方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辅助服务。此外,产业园还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多种模式的培训,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带...

丹阳眼镜电商产业园揭牌

丹阳眼镜电商产业园揭牌

  5月10日上午,丹阳眼镜电商产业园揭牌,市领导沈岳方、杨文军参加揭牌仪式。同时揭牌成立的还有丹阳眼镜跨境电商产业园、丹阳直播经济产业园、丹阳眼镜设计孵化园及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实习实践基地。   眼镜产业是丹阳市支柱产业之一,其较完善的产业链及社会化分工、规模化配套、上下衔接的产业体系,已形成突出的行业优势、鲜明的产业特色,产业及相关配套的工贸企业1600多家,其...

丹阳经济开发区统筹推进水环境全流域治理

丹阳经济开发区统筹推进水环境全流域治理

  仲夏时节,荷韵飘香。走进位于丹阳经济开发区河阳片区的弯河河长制主题公园,夏风拂面,水面碧波荡漾,沿途花影点点。徜徉在此,宛如漫步在画卷之中,美不胜收,游玩的市民不时拿出手机和美景来个亲密合影,早晚来此悠闲漫步的周边居民更是络绎不绝,这里俨然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原先这里杂草丛生,河道坍塌淤塞,周边菜地也容易被淹,环境很差,平时很少有人来这里。”家住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