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丹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科创大走廊借力 走上产业聚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admin9个月前 (09-24)丹阳产业信息43

  104家电子信息企业在这里聚集,年均增速超过60%;全球每100台新下线台使用这里的PCB板;长期依赖国外供给的0.8微米电子级玻璃纱,在这里率先量产;曾被外国公司垄断的柔性屏薄膜封装技术,在这里率先突破

  这里是黄石开发区铁山区。近年来,该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并积极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推动辖区企业与武汉“光芯屏端网”龙头企业以及智能制造产业配套发展,释放出汩汩“源动力”。

  5月27日,记者来到天玑智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车间,一块块显示屏在流水线上组装、检验、包装,销往全球各地。

  “因为疫情,居家办公、远程教育、视频会议使显示器需求大增,行业迎来巨大机遇。”天玑智谷董事长助理袁小亮介绍,不到1年,企业出口产品从4款增加到14款,去年产值同比增长266.61%。

  从印刷电路板到显示模组,从减薄镀膜到终端产品,近10年来,黄石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代工加工到高附加值,走上了一条产业聚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3年底,沪士电子黄石公司建成投产。随后,定颖电子、欣兴电子、上达电子等PCB行业巨头纷纷落户,黄石成为国内第三大PCB产业集聚地。

  以此为起点,光电子产品、电子基础材料等配套项目纷纷上马,从玻纤布、覆铜板、高端PCB、显示模组到芯片封测、晶圆再生,黄石开发区铁山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逐渐覆盖全产业链。

  随着光谷科创大走廊初见雏形,该区企业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依托“光芯屏端网”生态圈,11个单项冠军悄然诞生:西普电子侧边指纹模组FPC全国产量头部;定颖电子显示屏印刷电路板供应量全国头部;台光电子线路板用半固化粘结片国内营业额头部

  “隐形冠军”扎堆背后,是黄石开发区铁山区对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该区改消防审批“必审必验”为备案抽查,深化“先建后验”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并将工业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30个工作日。

  “2020年初,我们正准备办理先建后验验收手续时,遇上疫情,第三方公司、境外专家等人员无法抵达现场,项目陷入停滞。”台光电子材料(黄石)有限公司副经理赵可可回忆道,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公司联系了开发区。

  了解到区内企业的困境后,黄石开发区铁山区推出行政审批“四零”改革:开工建设“零审批”,中介服务“零收费”,监管服务“零缝隙”,竣工验收“零跑腿”。今年“四零”改革进一步升级为“四个一”改革。

  “审批速度非常快,完全不用我们自己跑,只需要提供材料就行了。”赵可可介绍,2020年10月,台光电子一期工程竣工备案顺利完成。

  “有了保姆式服务,我们有信心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今年计划完成销售收入10亿元。”赵可可告诉记者。今年1月,台光电子二期项目提前1年开工,建成后将是台光在国内蕞大的覆铜板生产基地。

  2018年10月,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成为湖北省级战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这段沿长江岸线延展的城市廊带,将被打造成世界级创新策源地。

  为对接光谷科创走廊,黄石(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应运而生,于2020年10月20日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挂牌成立。借助这一平台,上达电子、定颖电子、天玑智谷等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惠晶电子与武汉光迅科技、华星光电等龙头企业建立产业链协同机制。通过离岸科创中心,黄石探索出“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黄石;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石”的发展新模式。

  如果说离岸科创中心是对接科创大走廊的桥头堡,那么位于黄石开发区铁山区的黄石科技城,就是对接的主阵地。

  总投资100亿元的黄石科技城,将用5年至10年建成宜居宜业宜创示范园区,光谷科创大走廊产学研合作创新样板区和高新产业、高层次人才聚集区。目前,科技城已与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8家单位签订入驻框架协议,黄石光电工业研究院、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黄石分市场等确定入驻。

  “我们将抢抓光谷科创大走廊延伸布局的机遇,对接平台、技术、项目、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为产业赋能,打造光谷向东增长极。”黄石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铁山区委书记吴之凌表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创新浙江」宁波国家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浙江」宁波国家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欢迎收看本期《创新浙江》特别节目《创新面对面》。进入“国家队”仅14年,核心区面积仅55平方公里,却在2020年169家国家高新区评价中排名跃居第15位……与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等诸多“三十而立”的“老大哥”比肩,稳居国家高新区头部方阵。它就是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取得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自主创新”四个字。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排头兵,宁波高新区...

【园区动态】浙江省农业科创园正式开园!

【园区动态】浙江省农业科创园正式开园!

  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蒋珍贵、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叶纪明、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曹新安、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嫔珺、杭州市副市长王宏等领导,省市区相关部门以及部分农科院职工代表共200余人参加开园仪式。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汤勇首先发表致辞,介绍了省农创园的基本情况、定位以及建设目标。汤书记指出此次打造省农创...

【园区动态】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孙景淼一行莅临浙江省农业科创园调研指导

【园区动态】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孙景淼一行莅临浙江省农业科创园调研指导

  原标题:【园区动态】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孙景淼一行莅临浙江省农业科创园调研指导   8月10日上午,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孙景淼一行莅临浙江省农业科创园调研指导,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劳红武,党委副书记、院长林福呈,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楼洪志,办公室主任耿玮陪同调研,省农创园董事长陈小龙、总经理姜华参与接待。...

孙丹燕到定海工业园区调研时强调 切实发挥主战场主阵地作用推动定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孙丹燕到定海工业园区调研时强调 切实发挥主战场主阵地作用推动定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昨天下午,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孙丹燕到定海工业园区调研。她强调,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强大引擎,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切实发挥主战场、主阵地作用,推动定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孙丹燕一行走进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听取企业今年以来的生产运营情况介绍,并现场察看了定海工业园区绿色石化基地拓展区,...

宁波、温州、嘉兴、台州等一批试点城市跑出“科创中国”加速度—— 科创“样板间”浙江成色几何

宁波、温州、嘉兴、台州等一批试点城市跑出“科创中国”加速度—— 科创“样板间”浙江成色几何

  “科创中国”,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名字。作为中国科协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国字号工作品牌,它承载了人们对科技创新蕞为热切的一种期待: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紧密契合,科学家与企业家密切互动,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源源不断地流向企业、地方和生产一线……   目前,“科创中国”已选取65个试点城市(园区),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一场科创...

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园

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园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园(以下简称“科创园”)创建于2000年5月,是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全额投资建设的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园。旨在为留学归国人员及国内高科技人才创业、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技项目产业化营造一流的创业环境,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免费的创业孵化服务,为区域的长远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和项目支撑。经过11年的发展,“科创园”区...

市科创中心:数字园区增后劲 创新发展硕果丰

市科创中心:数字园区增后劲 创新发展硕果丰

  日前,临海科创中心数字园区建设落地,该园区由市科创中心牵头建设,依托平台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智慧楼宇集成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后将增强我市可持续发展的续航力。   据了解,市科创中心成立于2017年10月,委托浙江伟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实行专业化管理。成立4年来,中心强化产业引领,注重科技转化,成功孵化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扶持企业申请并获得专利...

打造沪浙深度融合的科创示范区!松江这处94万平方米园区11月开园

打造沪浙深度融合的科创示范区!松江这处94万平方米园区11月开园

  小松从长三角g60浙江科创基地企业入驻对接会上获悉,位于洞泾镇海欣集团北面的首发地块一期7幢大楼已竣工,目前正在抓紧装修,预计今年11月可顺利开园。   据介绍,长三角g60浙江科创基地首发地块占地约32.7亩,总建筑面积约9.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约5.6万平方米,2层地下车库面积约3.8万平方米。   首发一期7幢楼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