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表彰!丹阳再创佳绩!
2020年度和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市科技局被省政府表彰为首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先进单位,全省县(市、区)级科技局仅5家,鱼跃医疗获评优秀企业(全省仅46家),钱京荣获先进个人(全省仅46人)。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国产安全芯片的移动支付智能卡研发与产业化”荣获2020年度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获得2021年度省企业技术创新奖,全省仅5家企业获奖,实现了“十三五”以来镇江在该奖项零的突破。
天宏、唯益、琦瑞和沃得四家企业获得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钱京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基于国产安全芯片的移动支付智能卡研发与产业化
主要完成人:尤洪松 梁 宇 底明辉 何碧波 刘翔宇 梅海鹏 赵李明
具有仿生分形结构的高效板式换热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主要完成人:韩维哲 丁国良 戚邗云 庄大伟 陈天鹏 詹飞龙 施吉璐
基于力控制的复杂工件表面精整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张培军 张达鑫 叶松军 张秋白 徐 桢 宋爱国 汤建军
原电池高速精准制造智能成套装备研发及产业化
主要完成人:吴国平 许桢英 樊 薇 张志胜 耿雪方 韦 杰 殷苏民
大型智能化谷物联合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
主要完成人:李耀明 徐立章 陈 进 马 征 朱金光 朱林军 尹彦鑫
丹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先后成立“丹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丹阳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丹阳市科技金融决策与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等顶层决策领导机构,统筹、协调、研究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对创新型示范市建设、科技经费安排、创新政策制定、创新平台建设、年度目标考核、科技工作重大决策等方面形成了协调和研究机制。
为进一步强化创新在丹阳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了丹阳市科技创新决策企业咨询制度,出台了《关于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的若干政策措施》和《丹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细则》,构建了“3+N”(1个《资金管理办法》+1个《项目管理办法》+1个《若干政策措施》+N个实施细则)的科技政策体系。
持续加大政策引导性投入,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常年保持在2亿元左右,近三年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累计达6.3亿元、占一般财政公共支出2.27%,其中市科技部门每年直接管理经费超1亿元。丹阳积极落实各类科技税收优惠政策,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减免金额达5.73亿,503家科技型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21.06亿元,减免税收6.61亿元。
2021年丹阳市被省政府评为推动科技政策落实和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十佳地区”。
2005年开始,十几年如一日持续推进“大院大所丹阳行”“百名专家企业行”“百家企业高校行”等产学研品牌对接活动,每年落地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100项、数量居全省县域前列。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344家,占镇江市30.2%,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17家,两项指标均居镇江市首位;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73家;江苏省创新型领军企业5家。
累计建成2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院士工作站,68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省级重点企业研发机构。
2020年全社会研究和开发(R&D)经费投入达32.8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2.63%。
拥有高性能合金材料、航空材料和部件及收获机械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建成科技产业园区4家,创新密集区达7个,160余项技术国内领先或填补空白, 10多个全国“唯一、头部”产品,形成一批具备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十三五期间,全市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2%。
全市建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0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家。
聘请63位国内外知名的两院院士、业界领军人物、学界专家、资深投资人等,担任丹阳市科技产业发展高级顾问。
开创性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鱼跃医疗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联合创新中心
丹阳率先探索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聚力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力量,促进了一批科技企业快速成长,近三年图南合金、同力机械、明月镜片等科技型企业完成主板上市,科技型企业主板上市数量达9家。
在全省率先建立科技风险补偿金制度,设立科技风险补偿资金池3300万元,“十三五”期间,“苏科贷”累计为79家企业提供4.95亿元科技贷款,“高企贷”为全市高企获批2.06亿元低息贷款,有效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设立江苏达仁鼎盛产业基金,参股江苏盛宇人工智能产业子基金,撬动科技产业基金规模达6.65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