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丹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近邻”变“队友”“单打”变“抱团”——马鞍山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admin9个月前 (09-24)丹阳产业信息19

  央广网马鞍山1月19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王永霞)1月12日上午,宁马城际铁路全线工程建设动员会在宁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段)预制梁场举行。作为宁马同城化发展的交通中心轴,宁马城际铁路建成后,将实现宁马两市中心城区之间30分钟直接通达,进一步拉近宁马两地的时空距离、沿途百姓的心理距离,使“同城效应”愈发凸显,“同城生活”更加便捷。

  2022年1月12日宁马城际铁路全线工程建设动员会

  地处安徽东大门,坐拥合肥、南京两个都市圈,马鞍山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为主攻方向,坚持全市域、全领域与沪苏浙同频共振。宁马城际开工、毗邻地区突破、跨省通办实现……马鞍山与长三角城市的距离前所未有的拉近。昔日“近邻”,变成了今日“队友”,携手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潮中踏浪前行!

  12月28日上午轨道交通宁马、宁滁、宁扬项目开工活动在南京市举行,标志着宁马城际铁路(南京段)正式开工建设。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先行。

  2017年,马鞍山东站开通到南京的“早七点”,让“住在马鞍山工作在南京”成为可能。紧接着,一个个“融长”交通项目就频频占据“马鞍山头条”。

  2019年2月,宁马高速“四改八”宁马高速“四改八”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成立,工程正式启动;

  2020年12月30日,宁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段)重点工程正式开工,南京市与马鞍山市的轨道交通合作按下“快进键”;

  2021年1月4日,新年首个工作日,安徽省首条省市共建城际铁路项目——巢马城际铁路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将对马鞍山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加快推进跨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21年9月16日上午,宁和高速(安徽段)工程正式开工,预计2024年11月建成通车。届时,和县县城与南京主城区互达可从1.5小时缩短至40分钟左右。

  交通大动脉纵横推进,城乡“毛细血管”一一疏通。

  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开通跨省公交线条断头路全部打通;江宁区和博望区交界处,5处存在了20多年的“限宽限高门”被拆除;江宁861公交延伸到丹阳镇区和江宁东山主城区,马鞍山和南京的空间距离进一步拉近。

  宁和公交换乘中心投入使用,实现了和县、南京“跨省串门”,全面对接南京浦口的“1+1+5”交通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放眼未来,马鞍山与长三角的距离将更近。

  2022年,马鞍山《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22年,马鞍山以建设“轨道上的马鞍山”为重点,加快推进宁马城际、巢马高铁等引领性项目建设,推动扬马城际开工,加速宁和城际二期前期工作。完善内联外通公路网,加快建设宁马高速“四改八”、宁和高速、S205围乌路等一批重大省际互联互通项目,积极协调南京加快苏S338、G346等“断头路”建设。深化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合作,加快实施长江马鞍山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谋划推进和县等通用机场建设……一张水陆空立体交通网,正在马鞍山与长三角城市之间迅速织就。

  2021年12月中旬,一股寒潮席卷江淮大地,蕞低气温降至零下,但宁马新型功能区仍暖意融融。总投资50亿元的江宁—博望“宁博创智谷”项目正式签约,将按照“谷内江宁主导发展,谷外博望保障服务”的协同合作模式,引进有影响力的跨国企业或国内知名企业项目公司落户,带动毗邻区域共同发展。

  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是安徽省五个区块链接之一。通过“块”上链接,全方位加强城与城、区与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实现与沪苏浙的等高对接。2021年,宁马新型功能区新签约引进顺博合金、腾亚环控等7个项目,总投资172.22亿元,目前功能区在建产业项目7个

  作为安徽东大门,这样的链接,马鞍山不止一处。

  12月15日上午,和县四季度稳增长增动能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30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66.7亿元,其中落户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的就有7个,包括总投资30亿元的中国南山·浦和智造园项目,以及总投资22亿元的交通工程工业化建造科技中心项目。

  “全年共引进苏洋玻璃、郡研粘胶带等11个项目,总投资52.175亿元。和众创道智汇产业园、枫之源冷鲜设备、智成筑远产业创新园等11个项目先后启动建设,其中9个项目计划在今年内建成竣工,有些项目甚至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军介绍。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势如破竹,毗邻地区、产业园区你追我赶。

  当涂县与高淳区推进医药产业对接,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花山区对标江宁区发展定位,基本完成濮塘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慈湖高新区围绕江宁滨江开发区中兴通讯、LG化学等龙头企业协同打造通信通讯产业集群,引进中电泰日升等5G通信通讯项目20余个,总投资超100亿元;

  马鞍山青浦工业园获省政府授牌首批“安徽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引进则一科技、长材智能制造、海底捞智慧工厂等9个项目,总投资89亿元,目前在建7个。含山县与巢湖市、安徽巢湖经开区共建巢含产业合作园区,成立巢含产业合作投资公司,引进产业项目5个,总投资25亿元……近年来,马鞍山市以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马鞍山青浦工业园、浦和产业合作区为示范,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园区、对口合作城区协同推进,形成慈湖高新区通信通讯、郑蒲港新区半导体、市经开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2021年全年,马鞍山市新签约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35个,其中长三角地区项目253个,占比58.2%。

  “不用回老家,就能给宝宝上户口。‘跨省通办’新政策,对于我们来说,省时省钱又省力。”1月5日上午,在马鞍山市花山公安分局户政中心,沈先生为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儿子成功落户江苏扬州。

  足不出市,就能办好外地事,近几年,这样的“跨省通办”业务在马鞍山越来越多。

  2021年3月,长三角区域跨省户口网上迁移业务开通,市民不用出省就能迁移上海、浙江、江苏的户口。

  2021年5月,马鞍山发出头部张南京营业执照,实现了营业执照的跨省通办。

  2021年10月,马鞍山依托“皖事通办”平台,通过7×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大厅自助终端开通“跨省通办”服务专区,将“自助办”和“跨省办”有效结合,推动“跨省通办”赋能升级,创新实现自助服务“宁马通办”……马鞍山和南京签订县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设立“跨省通办”专窗,实现127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双向互通“跨省通办”,成功办理宁马首例跨省企业开办“一件事”业务。

  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民生服务也在跨省融合。

  医疗方面,马鞍山加快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含山县人民医院与安医大头部附属医院共建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和县政府与南京儿童医院共同筹建南京儿童医院和县分院,郑蒲港新区与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分别共建上海复旦大学郑蒲港新区长三角健康治理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郑蒲港医院。

  教育方面,签署《南京都市圈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2021~2025年教育工作合作协议》,马鞍山工业学校、第二中学等5所学校(单位)分别与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金陵中学等5所学校(单位)缔结友好学校(单位)。

  文旅方面,举办2021马鞍山(合肥)文化旅游推介会、2021马鞍山(长宁)文化旅游推介会,发布马鞍山旅游年卡同城化销售及免费畅游马鞍山八大景区相关政策,与上海市长宁区签订两地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长风”破浪,一马当先。锚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白菜心”目标,马鞍山加速奔跑!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丹徒区农村不动产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公告(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益平村第17批)

丹徒区农村不动产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公告(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益平村第17批)

  按照《江苏省不动产登记条例》第四十七条、《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七条及《丹徒区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意见》的文件精神,根据农村房地使用现状权籍调查的结果,经村民小组,村(居)委会核定、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初审确认。现将拟确权登记的宅基地及房屋下列情况予以公告,公告期日)。如有异议请在公告期内持书面材料向公告单位提出,逾期无人提出异议或者异议...

丹阳云阳街道依法拆违一千余平方米

丹阳云阳街道依法拆违一千余平方米

  金山网讯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安全发展,近期,丹阳市云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法对大圣力合产业园区内的4处共1074平方米的违法建设进行了全面拆除。   据介绍,被拆除的构筑物未经规划许可擅自建设,既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对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保障大圣力合产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执法人员依法对这4处违法建设进行拆除。在拆除过程中,执法...

云南祥云:优化园区环境

云南祥云:优化园区环境

  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大理祥云建成“百万人口规模、千亿经济总量”区域产业中心城市和大理州委、州政府明确祥云为“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服务国际陆港、产城融合新型城市”的发展定位,祥云县积极融入大理州“双核五组团”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园区环境和产业布局,推动工业强县“加速跑”。近10年来,园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05.55亿元增至2021年的172.36亿元,年均增长6.33%,为...

京西地区转型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发布安排57项重点任务

京西地区转型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发布安排57项重点任务

  人民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池梦蕊)记者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北京市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京西地区转型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了2023年京西地区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重大支撑项目以及保障措施。   以石景山区和门头沟区为代表的京西地区具有百年钢铁史和千年采煤史,是国家级城区老工业区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是首都的西大门。...

北京低效楼宇加速“改头换面”

北京低效楼宇加速“改头换面”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张景华 通讯员刘子清、达珍)近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北京金融科技中心、隆福寺南坊、昆泰大厦、永丰产业基地、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北重科技文化产业园等低效楼宇和老旧厂房改造支撑高精尖产业发展典型示范项目被批复。北京低效楼宇和老旧厂房加速“改头换面”。...

县域经济发展论坛

县域经济发展论坛

  1月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贺铿在首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要建设全面小康,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就要把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三化”结合,要真正转变思想,以发展县域经济。   在1月7日在京举行的大数据时代首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上,新华网副总裁汪金福表示,县域经济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真正短板,当前需要补齐“...

各地深入挖掘农村内需潜力

各地深入挖掘农村内需潜力

  农业农村经济开局良好,夏粮丰收有基础,农民收入保持增长势头   农业农村经济开局良好,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供有力支撑。在4月20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春耕备播进展顺利,加力扩种大豆油料   谷雨时节春耕忙。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两成,进度同比略快。...

安徽五河反季果蔬为乡村“添彩”为乡亲“添财”

安徽五河反季果蔬为乡村“添彩”为乡亲“添财”

  安徽五河反季果蔬为乡村“添彩”为乡亲“添财”安徽五河反季果蔬为乡村“添彩”为乡亲“添财”2023-01-31 15:09:002023年01月31日 15:09来源:中国新闻网安徽省五河县大棚内,工人们在采收菠菜。刘浩摄   (新春走基层)安徽五河反季果蔬为乡村“添彩”为乡亲“添财”   中新网安徽五河1月31日电 (刘浩)碧绿的菠菜连片生长,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