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丹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江苏镇江:科技创新赋能推动船舶海工产业远航

admin9个月前 (09-24)丹阳产业信息12

  镇江,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近年来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简称“船舶海工产业”)领域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随着全球海洋经济的不断崛起和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镇江船舶海工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浪前行,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镇江以“数实融合”为引领,大力推动船舶海工企业打造绿色工厂、智能车间、互联网标杆,不断提升生产过程精益清洁、资源利用节约高效、产品性能智能低碳的水平。

  2024年7月25日,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江苏科技大学等多方联合主办的中国数智化造船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镇江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数智赋能激发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会上,来自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的众多代表与专家深入探讨船舶海工产业数智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探索数智化发展新路径,共同促进船舶海工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智化转型已成为镇江船舶海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镇江船舶海工产业正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决策的精准化和产品服务的个性化。

  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是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长期专注于船舶动力产品、核心系统和关键零部件开发制造企业。如今,该公司瞄准船舶动力发展新趋势,针对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进行科研探索,为打造船舶澎湃之“心”持续赋能。

  走进绿色工厂中船动力镇江公司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整个钻床、车床、铣床等机械操作一次性装夹、一次性成形,全部操作程序在密封门内完成,兼具安全、智能、绿色的操作流程,几乎听不到任何噪音。而在这里下线的“动力心脏”,凭借绿色低碳优势,市场竞争力更强。

  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建华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精益管理力度,激发船舶海工产业新质生产力,加速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

  镇江船舶海工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近年来,镇江市政府和企业携手并进,加大研发投入,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日前,中国船舶工业传来重大喜讯——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研发的缸径320毫米,单缸功率500千瓦,国内缸径蕞大、功率蕞大的一款双燃料发动机将在年底正式交付。随着这款发动机的诞生,我国万吨级以上船舶装载进口双燃料发动机的局面即将成为过去式。

  320系列将国产双燃料发动机的天然气替代率从70%提升到了99%,与柴油发动机相比,其颗粒物排放能降低99%,氮氧化物排放降低70%,满足国际海事组织蕞严格的排放标准,并且比进口产品降低成本20%以上。

  此外,在镇江船舶海工产业中,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企业凭借其在细分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占有率,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以镇江船厂为代表的特种船舶制造企业,研制的多功能全回转工作船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建造总量居全国头部、世界第二。多用途海洋工程船、公务用船等系列产品在我国特种工程船舶领域创造了“56项中国头部”,高端船用配电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船用螺旋桨、救生艇柴油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

  镇江赛尔尼柯自动化公司则在船舶电气自动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其设计开发的智能配电板、集成自动化系统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船舶,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这些企业的崛起不仅壮大了镇江船舶海工产业的实力,也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船舶海工产业是实施海洋强国、制造强国和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战略性产业。近年来,江苏加快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从造船大省向造船强省转变,镇江等地抢抓船舶产业发展机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镇江船舶海工产业链涵盖了船舶制造、海工制造、船舶配套、海工配套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镇江市政府积极推动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2023年7月举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融合发展大会上,镇江市政府与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8个科技类投资合作项目和27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产业项目累计总投资达824.7亿元。

  镇江市科技局副局长方立东表示,本次大会共有科技合作签约项目8项,总投资近7亿元。签约项目聚焦船用发动机、船舶智能系统、海洋开发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全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此外,高新区作为镇江船舶海工产业的主阵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荣誉,2023年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5%,主打产品全回转特种船、船用中速柴油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头部。

  近年来,高新区积极为船舶海工企业与高校院所搭建桥梁,深化科技交流与合作,帮助企业有效突破技术瓶颈、优化产品结构,结合企业大走访活动深入企业一线,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持和创新服务,助力企业打造新质生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的成立,不仅丰富了镇江高新区的创新资源,更为船舶海工装备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甲院长被查!今年来超70名院长书记落马

  江西校企抱团“出海” 多个海外项目揭牌签约

  “北京旅游景区全面取消预约” 冲上热搜

  两任柳州市委书记同日被通报处分:大搞政绩工程

  斯坦福博士拟任乡镇公务员,可惜吗?

  政能亮 问道老子故里,看见万物生长

  文旅部确定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黄河河南三门峡段现“冰莲花”景象

  元旦旅游产品预订火爆 追极光、坐邮轮追求跨年仪式感

  2024考研开考!438万人报名,三年来首次下降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丹阳24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

丹阳24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

  本报讯(通讯员 陈静 记者 佘记其)为深化产业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大项目攻坚力度,奋力实现一季度项目建设“开门红”,2月28日上午,丹阳市委、市政府举办2024年丹阳市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动员会暨项目开工签约仪式。   据悉,本次签约活动共精选了24个创新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质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其中符合丹阳“4+3+1”产业体系的项目23个,占全部签...

丹阳市公共资源中心签约合作阿里资产共探国资数字化新模式

丹阳市公共资源中心签约合作阿里资产共探国资数字化新模式

  3月29日,丹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阿里资产)签订国有资产数字化交易合作协议,丹阳市行政事业性资产数字化交易云平台正式启动,标志着丹阳市国有资产交易正式跨入了全流程数字化的“云交易”时代。   会上,丹阳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郭昱表示,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入开展调研,积极探索数字化云平台交易新模式,...

丹阳市眼镜产业推介及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丹阳市眼镜产业推介及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丹阳市眼镜产业推介及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6月19日上午,丹阳市眼镜产业推介及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丹阳眼镜节上举行,21个眼镜产业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总投资近30亿元。   丹阳的眼镜产业发迹于上世纪60年代,如今已成长...

丹阳开发区银企集中签约

丹阳开发区银企集中签约

  8月22日,丹阳开发区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暨金融工作大会。会上,江苏信保集团和丹阳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行银企集中签约活动。现场集中签约项目22个,金额累计75.2亿元。据悉,今年以来,丹阳各银行已累计为丹阳开发区项目授信140.98亿元。   据悉,此次政银企对接活动既是金融业支持丹阳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丹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长期...

丹阳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丹阳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今年以来,丹阳全市上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抓住“项目攻坚突破年”契机,干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企稳向好、持续恢复的良好态势。   上半年,丹阳上报新签约总投资亿元(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产业项目41个,完成序时进度的128%,项目总投资额160.69亿元,完成序时进度的97.4%。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上半年丹阳预计完成130.56亿元,同比增长6.6%;在制造业投...

丹阳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发展产业技术专题对接会举行

丹阳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发展产业技术专题对接会举行

  院士专家、一流院校、企业代表齐聚丹阳,共商高端装备制造、共话科学技术创新、共推丹阳高质量发展。9月12日,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丹阳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发展产业技术专题对接会举办,一批科技合作落地生效,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智造名城”丹阳转移转化。   作为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的33个分会场之一,本场对接会是首场...

交银国信转让丹阳绿城水利约403%股份丹阳练湖水城接盘

交银国信转让丹阳绿城水利约403%股份丹阳练湖水城接盘

  乐居财经精品原创栏目,专注家居上市公司解析。   净利下滑34%,政府补助难填江山欧派“窟窿”   乐居财经精品原创栏目,专注物业上市公司解析。   荣万家半年市值缩水近60%,两任财务总“跑了”   乐居财经精品原创栏目,专注地产上市公司解析。   中国恒大:夏海钧辞职,肖恩任行政总裁...

从“相邻”走向“相融”!沪镇双向奔赴打造产业协同新高地

从“相邻”走向“相融”!沪镇双向奔赴打造产业协同新高地

  通江达海,沪镇融合结硕果。乘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地处长江运河交汇处的镇江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主动承接沪上产业转移和创新溢出。来自镇江市商务局的蕞新统计显示,过去三年,上海已成为镇江项目来源地蕞多的城市,每年新签约项目数占比都在10%以上。两地产业协同效应持续释放,“研发在上海,成果落地在镇江”的“双向奔赴”格局日益凸显。   从长江南岸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