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丹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头”和“尾”咋增值

admin9个月前 (09-24)丹阳产业信息21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我省如何利用好农业资源优势,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建设农业强省,要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

  小满已过,广袤的皖北大地上,小麦金黄饱满,丰收在望。

  在亳州市涡阳县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大伙儿正等待着夏粮收获,麦收准备有序进行。

  “6月初就可以正式收割了,现在主要是做好农机维修保养,准备大干一场。”合作社有关负责人表示,金沙河合作社由安徽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成立,共流转土地1.2万亩,预计今年能收获夏粮7000多吨。

  田间直达车间,小麦完成“蜕变”之旅。近日,在金沙河面业公司的卸粮棚内,记者看到几十吨小麦正从货车上倾泻而下。随后,这些小麦被送进制粉车间,经过磨粉、和料、压面、切条、烘干、包装等程序后,一袋袋挂面新鲜出炉。

  “一粒小麦可以磨出7种面粉、2种麸皮、1种次粉!”金沙河面业公司办公室主任李梦露告诉记者,原来日产1500吨面粉的车间需要8个工作人员运营,现在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车间日产能约3600吨,增加1倍多,人员却不用扩充。

  据了解,金沙河面业公司是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处理小麦250万吨、加工挂面70万吨,去年产值为18.6亿元,带动就业600余人。

  “今年公司启动金沙河码头仓储物流项目建设,着手打造集农业种植、仓储、加工、销售、运输、服务于一体的长三角绿色食品供应基地。”李梦露说。

  我省粮食产业存在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的问题。以“粮头食尾”为抓手,全省大力推动产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向精深加工要效益,延伸粮食产业链。

  聚焦产业链全方位发展,每粒粮才能更有价值。在亳州,不只金沙河面业公司,包括五得利集团等一批知名粮食加工企业也先后落户,带动113家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向优质粮食产区和加工园区集聚,亳州小麦年加工能力达到450万吨。

  从卖原粮到卖产品,产业链上增效益。2022年,我省实现粮油加工业总产值3070亿元,比上年增加173亿元,同比增长6%,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着眼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我省将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业强县、强园、强企,今年要新增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10家、产值超50亿元加工园区3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从1.55万亿元提高到1.68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6∶1。

  如何筑牢“畜头”基础?除扩大规模外,利用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是有效路径。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科技强农,加快技术现代化,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

  5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六安市霍邱县扈胡镇的浩宇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只见标准化圈舍宽敞明亮,一头头黑猪膘肥体壮。

  “公司主要养殖霍寿黑猪,共有扩繁场3个,每年可提供霍寿黑猪种猪3000余头,苗猪与商品猪15000余头。”该公司总经理焦俊告诉记者,基地还采取“猪—沼—饲”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养殖粪污经厌氧发酵后作为牧草种植有机肥,再用种植的牧草投喂黑猪,“这种模式养殖的黑猪运动量大,肉品质高。”

  浩宇牧业公司还引进全自动精液检测、稀释和分装生产线,各种现代化设备为黑猪繁育提供科技支撑。

  “但养殖企业要做大做强,一定要往屠宰和加工方向发展。”焦俊坦言,该公司正谋划建立屠宰加工基地,提高养殖附加值。

  红酒鹅肝、鹅肝酱、老鹅煲、烧鹅……在位于霍邱县长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六安龙翔美食王禽业有限公司展馆内,鹅类预制菜食品琳琅满目。

  “公司主要产品是鹅肝、鹅肉和相关加工食品,共30多种。”龙翔禽业公司董事长胡建远向记者介绍,公司集鹅产业繁育、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于一体,年加工朗德鹅200多万只,产值有6亿多元。

  为什么要向预制菜产业进军?胡建远给记者算了笔账:“纯养一只鹅的收入大概是100元,但经过加工向预制菜转化后,一只鹅产生的价值有300元,利润约50元。”

  预制菜是农产品加工的一种常见形式,我省已有众多企业布局。截至2022年底,全省预制菜企业约500家,总产值超700亿元。今年省委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淮南牛肉汤、徽州臭鳜鱼、符离集烧鸡等预制菜产业,力争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预制菜产业市场前景广阔,要把握住发展机遇。”省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胡明表示,做大做强徽派预制菜产业,能让安徽优质特色农产品更好实现价值提升,让农民稳定增收致富。

  一只小龙虾,是如何做成大产业、挺起霍邱渔业经济腰杆的?

  5月17日下午,在长集现代农业产业园,记者探寻答案。

  在位于产业园的安徽方硕食品有限公司,一筐筐挥舞着钳爪的小龙虾被倒到传送带上,送进加工车间。

  “这些小龙虾要经过蒸煮、冷却等环节,蕞后加工成虾尾、虾仁产品。”该公司总经理姚道彬介绍,他们一年能加工6000吨小龙虾,产值达1.1亿元。

  从鲜虾到加工成品,小龙虾身价“涨”了不少。

  “目前小龙虾市场收购价每斤五六元,每3斤鲜虾可产出1斤虾尾,虾尾每斤价格在二十七八元,比直接卖鲜虾划算。”姚道彬说,一些规格较小、难以在市场上直接零售的鲜虾,同样可以加工成虾尾产品,废弃的虾头还可出售给饲料加工企业再利用。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作为霍邱县的特色产业,小龙虾产业已由蕞初的“捕捞+餐饮”模式,发展到今天集养殖、加工、餐饮、冷链物流于一体的产业链。2022年,全县小龙虾产量7.56万吨,“霍邱小龙虾”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强“头”和“尾”,已成为厚植我省农业优势的重要抓手。

  在方硕食品公司的不远处,从事饲料生产加工的六安市潼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周边部分企业生产中废弃的虾头与禽类羽毛,在这里“变废为宝”,被加工成动物饲料。“收购的湿鸡毛价格在每吨850元到1000元,加工成羽毛粉后可卖到每吨4500元到5500元,净利润每吨约500元。”潼庆生物负责人胡锦庆说。

  “与潼庆生物公司类似的企业在园区还有好几家,主要利用畜禽下脚料为原料生产动物饲料及相关产品。”长集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园在资源、产品、产业间已初步实现融合,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渐有成效。

  省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张云认为,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关键要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既要做好“头部”农产品的特色化增值空间,也要做好“尾部”精深加工的增值文章,头尾兼顾齐发力,才能把农产品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记者 许昊杰)

  “芯屏汽合”看合肥:科创之城跑出“黑马…

  从“三姑娘上岸”看马鞍山生态巨变

  合肥请您来 20万个岗位供您选

  私募证券基金排名论坛在合肥举办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真理之光耀前路 思想…

  探交通·看交融丨徽杭通新路 发展再提速

  安徽师大诚挚邀约人才 百余名博士生集体…

  合肥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破万亿”

  合肥市今年高考报名9.8万人 共设56…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云南祥云:优化园区环境

云南祥云:优化园区环境

  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大理祥云建成“百万人口规模、千亿经济总量”区域产业中心城市和大理州委、州政府明确祥云为“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服务国际陆港、产城融合新型城市”的发展定位,祥云县积极融入大理州“双核五组团”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园区环境和产业布局,推动工业强县“加速跑”。近10年来,园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05.55亿元增至2021年的172.36亿元,年均增长6.33%,为...

五个关键字解读厦门市探索推动的东西部协作新模式和取得的新成果

五个关键字解读厦门市探索推动的东西部协作新模式和取得的新成果

  一次次对接互访,为两地推动东西部协作勾画蓝图;   一个个项目实实在在落地,助力乡村振兴;   一笔笔援助资金投入,扶持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厦门市始终把东西部协作作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不断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内涵,完善协作机制,深挖合作潜力,创新帮扶举措,用好帮扶资源,高质量完成了年度东西...

京西地区转型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发布安排57项重点任务

京西地区转型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发布安排57项重点任务

  人民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池梦蕊)记者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北京市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京西地区转型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了2023年京西地区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重大支撑项目以及保障措施。   以石景山区和门头沟区为代表的京西地区具有百年钢铁史和千年采煤史,是国家级城区老工业区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是首都的西大门。...

多举措推动宁夏闽宁产业园建设打造产业转移新引擎

多举措推动宁夏闽宁产业园建设打造产业转移新引擎

  从空中俯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武河村以北,一片曾经的戈壁荒滩,如今“长出”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闽宁产业园。这是厦门、银川两地实施山海协作的成功实践。   东西部协作,产业振兴是基础。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召开的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现场会明确,要进一步探索推广共建产业园区、共建开发开放平台、共同开展招商引资等方式,更加突出产业优势...

安徽五河反季果蔬为乡村“添彩”为乡亲“添财”

安徽五河反季果蔬为乡村“添彩”为乡亲“添财”

  安徽五河反季果蔬为乡村“添彩”为乡亲“添财”安徽五河反季果蔬为乡村“添彩”为乡亲“添财”2023-01-31 15:09:002023年01月31日 15:09来源:中国新闻网安徽省五河县大棚内,工人们在采收菠菜。刘浩摄   (新春走基层)安徽五河反季果蔬为乡村“添彩”为乡亲“添财”   中新网安徽五河1月31日电 (刘浩)碧绿的菠菜连片生长,巴...

山东:小康路上的“三变”

山东:小康路上的“三变”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唐芊尔   “村子每个月底都会给我们发不同的东西,刚刚我领了生态平菇、挂面、豆腐乳等好几箱食品,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在山东潍坊高密市松兴屯村的小广场上,村集体正向村民分发生活用品和食物,64岁的李秀英脸上挂满了笑容,准备开着装满食品的三轮车回家。...

总投资5268亿元

总投资5268亿元

  人民网哈尔滨1月2日电 2024年,绥芬河市梳理出重点推进建设项目50个,总投资52.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1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46.26亿元。这些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为绥芬河新一年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项目建设为口岸经济保驾护航。绥芬河市围绕建设产业园区、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提高口岸通关能力和便利化程度等方面,强基础、增功能、...

提升国际影响力

提升国际影响力

  人民网哈尔滨10月26日电 (韩婷澎)11月10日,由中国贸促会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和黑龙江大米节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哈尔滨盛装启幕,框架内将举办“2022·黑龙江第十八届金秋粮食交易暨产业合作洽谈会”(简称“金秋会”)。10月26日,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部长李庆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