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丹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土地少、能耗环境指标不足!浙江化工园区发展遇尴尬

admin7个月前 (09-24)丹阳产业信息10

  浙江省历来是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高地,这里的化工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经过多年的淘汰整合,浙江省石油化工产业无论是规模、技术、能耗,还是人才、管理、创新水平,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浙江省早在2015年就初步完成了化工园区的整治提升,杭州湾地区汇聚了多家中国化工园区的“头部梯队”,杭州湾区也被视为中国化工园区赶超国际先进的基地之一。

  8月26~30日,石油和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中国行调研组一行来到浙江,走访调研了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港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钱塘新区、衢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调研组在走访过程中看到,由于可用土地不多,环境容量指标有限,浙江省的化工园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已进入优中选优的阶段,同时经过多年不间断地淘汰落后,浙江省的化工园区总体呈现出项目水平高、创新能力强、能耗水平优、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已成为国内化工领域的“高地”之一,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当前石油化工产业已经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情况下,在国家大的一体化、集中化发展的政策指引下,比如说长三角一体化和杭州湾经济圈,化工园区作为高风险,同时也是高度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重要命题。”宁波石化区管委会副书记、常务副主任徐文华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

  据浙江省石化协会介绍,宁波、杭州、嘉兴三市是浙江省石油化工发展重点市,也是杭州湾石化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宁波形成了从原油加工到有机化学品再到合成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开发区、北仑石化区块三大园区发展势头良好,杭州以合成材料生产和下游加工为特色,嘉兴以进口初级化工原料生产有机化学品和合成材料为主,企业在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集聚发展。2018年三市共实现销售收入5178亿元,占浙江全省石油化工的81.8%。

  “当前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杭州湾北部是上海和嘉兴,南有宁波、舟山、大榭,大家如何定位,如何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蕞大化,实现资源共享、原料互供是我们每个园区的努力方向。虽然我国的核心技术与国外有一定差距,但装置和工艺水平并不比国外先进水平差,假以时日杭州湾地区将有望成为世界瞩目的石化基地。”徐文华认为。据介绍,目前宁波正在推动建设沿海管廊带,连接宁波-北仑-大榭,以进一步实现原料经济方便互供。

  调研组在调研中看到,浙江省化工园区分工明确,各园区依照自身优势特点,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我们嘉兴港区不像宁波有深水港,因此我们定位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依托周边园区,形成错位发展,走精细发展路线。”嘉兴港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副主任瞿咬根表示。据了解,嘉兴地区精细化工产业程度化高、分工细密、技术工艺全国领先,港区内有不少隐形冠军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创新和技术优势。同时,嘉兴港区还是我国首批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目前已发布国内首个智慧化工园区建设体系标准。

  “我们推进智慧化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安全、环保水平。”瞿咬根介绍说。目前港区深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制,在智慧园区的基础上推进“智能工厂”建设,目前累计已有24家企业智能工厂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评审,3家企业完成智能工厂建设并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绿色化、循环化,也是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此方面,浙江省的化工园区在全国走在前列。宁波石化区是我国首批绿色示范园区,据介绍,目前园区正在参与化工园区绿色发展标准的制订。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则主打循环经济牌。园区重点发展氟、硅、钴、锂电相关产业链,严格实行按链招商,由于规划先行,园区的产业集中度非常高,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第二批循环改造示范园区,投资2.4亿元进行循环化改造,实现了企业内小循环、企业间中循环、园区内大循环的三重循环体系。今年,在北京举行的70周年建设成果展上,该园区作为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典型单位进行了展示。(孙瑞华 翁国娟 )

  浙江省化工园区在产业水平全国领先的情况下,正面临着土地少、能耗指标、环境容量指标不足的尴尬处境。

  土地少是浙江化工园区的普遍特点,在调研组此次走访的这4家园区中,除了衢州高新区二期规划尚有50%土地可开发(其中可用土地3000多亩)外,其他园区的土地基本呈现饱和状态,无法新上大型项目。

  宁波石化区管委会副书记、常务副主任徐文华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由于园区用地紧张,管委会采取了淘汰落后产能,引进优质资产进行兼并重组的方式。“我们还是强调‘亩产论英雄’,倒逼企业提升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徐文华表示。据介绍,今年以来,宁波石化区通过汰旧上新、技术改造等方式,已落地30多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

  “正是由于土地稀缺,我们在项目选择上非常严格,严格按照产业链招商,我们设置了三重评价体系,对入园项目进行评审。”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企业服务中心高新片区服务分中心主任王昌信告诉调研组,一是由专家评估产业关联度,二是由经信委专家库对项目的技术水平进行评估,三是从2015年10月起实行多部门联席项目决策制度,由园区环保、安全、国土等部门共同对项目进行论证。

  除了土地严重不足,浙江的化工园区还面临能耗指标、环境容量指标短缺的情况。嘉兴港区是国内精细化工、新材料的聚集区,汇聚了一批国内精细化工领域的顶尖企业。“苦恼于能耗指标,我们已经2年未批建新项目。”嘉兴港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副主任瞿咬根表示。说到环境容量和能耗指标,他表示,港区有很多新材料企业,其产品往往是国内首家,因此能耗、排放标准无从判定,同时由于化工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现行指标体系科学性有待商榷。

  而地处杭州的钱塘新区,因为地处杭州离钱塘江很近,发展局限性更大。“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我们在浙江省属于限制发展类园区,只留做大、做强、做精的企业,园区总体定位是向高新、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管委会经发处负责人告诉记者。

  钱塘新区内的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实现安全标准化一级的氯碱企业。企业自2009年搬入钱塘新区后,致力于打造绿色花园式工厂。“我们在资源上无法与西部比拼,浙江省的能源价格非常高,因此我们的节能降耗水平在氯碱行业名列前茅。同时我们致力于高端氯碱产品,向特种PVC、电子化学品领域发展,目前电子化学品板块发展良好,部分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稳居头部。”杭电集团负责人表示。

  能耗问题企业通过努力正在解决,但危废处理正成为困扰企业、园区发展的难题。据调研组了解,杭州市危废处理能力正在提升过程中,现有处理能力无法满足工业需求,但目前跨地市、跨省处理十分困难。“希望国家综合布局,全面提升化工园区的危废处理能力,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撑。”钱塘新区一企业负责人表示。(孙瑞华 )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地探】下城区原浙江工业品市场地块控规调整三宗宅地合计84亩整装待发!

【地探】下城区原浙江工业品市场地块控规调整三宗宅地合计84亩整装待发!

  原标题:【地探】下城区原浙江工业品市场地块控规调整,三宗宅地合计84亩整装待发!   此次规划地块位于杭州市下城区北部,东新单元西部,规划范围为北、东至东新河及沿河绿地,西至东新路,南至沈家路及重机宿舍地块,面积约为21.94公顷。   地块名称为XC601-R21-07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住宅用地(R21),用地面积1650...

产业地产投资情报:2019年浙江省工业用地出让TOP10地市排名

产业地产投资情报:2019年浙江省工业用地出让TOP10地市排名

  中商情报网讯:工业用地出让活跃程度代表一个地区的工业发展活跃情况,同时也综合地反映了一个地区被工业投资者看好的程度,蕞直接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工业用地出让,也是反馈一个地区工业投资情况的晴雨表。中商产业研究院持续对全国各行业的产业投资数据进行了长期的监测,并不断地完善此数据库。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产业地产情报库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省工业用地出让地市排行榜(土...

今年秀洲新区工业园区要拆除5个旧厂区 可腾退土地近500亩

今年秀洲新区工业园区要拆除5个旧厂区 可腾退土地近500亩

  前天虽然是假期,但在秀洲新区工业园区的一些厂房内,工人们仍在抓紧对机械设备等进行拆除,一派忙碌的景象。   走进秀园路西侧的一个旧厂区,偌大的车间内空空如也,地面堆放着各种杂物和切割工具等。几名工人拿着专业工具,对部分机械、金属等进行切割。而在相邻的一间厂房内,原有的物品已经搬离,地面上摆放有一些金属箱子等。   厂区还是原来的厂区,但在数月前,...

关于《钱塘区2021年度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网上征求意见的公告

关于《钱塘区2021年度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网上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有序推进土地成片开发,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切实加强土地征收管理,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的通知》(自然资规〔2020〕5号)、《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与审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21〕3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创新规划破解工业园区土地瓶颈——以浙江安吉为例

创新规划破解工业园区土地瓶颈——以浙江安吉为例

  我国工业园区正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的难题.为了从规划方面解决这一难题,文章以安吉县工业园区为例.在规划编制中通过对容积率,绿地率,道路用地,公建配套等土地的指标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其达到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园区品质的目的.   你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进行实名认证,认证成功后本次下载的费用将由您所在的图书馆支付   您可以直接购买此文献,1~5分...

回首2021 – 中国产业地产八大政策

回首2021 – 中国产业地产八大政策

  2021年区域政策、土地政策、园区政策都发生了值得关注的变化。从都市圈的相继获批,到各地的标准地改革,再到特色园区的兴起,这些都为产业地产带来诸多变数。为此,亿翰整理出2021年产业地产十大政策。   都市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2021年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以后,国家层面...

圈占农田打造工业区 浙江三门百余亩耕地遭非法强征

圈占农田打造工业区 浙江三门百余亩耕地遭非法强征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高枧乡违规征用百余亩基本农田欲打造“黄坛洋工业集聚区”,而这块农业用地在被强行征用之时,也未在土地部门办理转建设用地(“农转用”)手续。   良田被毁,农民失去土地,在国土部门介入督查之后,如今这块土地虽然名义上“复耕”了,却仍然掌握在高枧乡政府手里而未归还农民。   2008年11月,浙江省34省道...

广东南海“地改” 破解“土地碎片化利用”之困

广东南海“地改” 破解“土地碎片化利用”之困

  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走在土地改革前列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作为全国试点近期再次探索土地改革,在原有基础上融合创新,通过不断完善集体土地整备制度、混合开发、“毛地”入市等系列举措,将原本零散破碎的土地腾挪组合成片的新做法,有效破解了城乡融合发展中“土地碎片化利用”难题。经过近两年改革探索,南海区初步形成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受访专家和基层干部认为,南海区的经济在京津冀、长三角、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