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这片土地上他们永远不会被忘记!
清明时节,虽春风拂面,却仍有丝丝凉意。79岁的茅玲花赶了蕞早的一班公交车,从市区来到开发区颜春村的烈士陵园祭扫。茅玲花说,每年清明节,她都会来这里祭拜英烈,祭拜她蕞思念的两位亲人:父亲茅斐如和叔叔茅锦云。
茅玲花的叔叔叫茅锦云,当时没有找到遗体。茅玲花和姑姑两个人曾去他牺牲的地方找,当地民政局也帮忙找,遗憾的是没有找到。他们只能带了叔叔牺牲地的一点土回来,放在了爷爷的坟旁边。
茅玲花说,叔叔茅锦云14岁就参加了地方抗日武装,作为精选短***突击队员,参与了1944年的扬中县老郎街战斗。1948年,在攻打高邮返乡团占据的临泽镇时,深入前沿查看敌情,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3岁。
和叔叔茅锦云一样,茅玲花的父亲茅斐如也是一位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战士,父亲牺牲的那天,茅玲花出生刚好100天。
茅斐如牺牲在访仙太平桥的一个坡上。茅斐如为掩护部队突围,只身冲向敌人,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6岁。
茅玲花介绍说,听妈妈讲,父亲身上有七处重伤,眼睛、鼻子、 耳朵、都没有了 ,妈妈去看了还不相信,后来从父亲当时穿的的鞋子才得到证实。自己虽然从来没见过父亲和叔叔,但每当有人提起他俩的英勇事迹,她内心就会激起强烈的崇敬之情,而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她也时刻以英雄精神勉励自己、教育晚辈。
茅玲花说:“我不光是每年清明来,我平常想到爸爸了,我也会来。有的时候,我会把我的外甥、外甥女带来。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了,就带他们来扫墓。让他们想想以前是多么困难,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在陵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鲜红如血。茅明正、茅志根、茅斐如、茅明富、茅文铭、茅雪庆、茅锦云、茅川保八位英烈的名字赫然在列。在高大的烈士纪念碑旁,还有两座崭新的墓碑,碑上刻着颜辉和殷押林两个名字。据了解,2004年,颜春村村委会将散落在村里的八位烈士墓进行了集中搬迁,修建革命烈士陵园,供亲人和村民祭奠瞻仰。去年,陵园又从颜巷自然村迁入两位烈士墓,目前,颜春村的这座革命烈士陵园里共有十位先烈长眠于此。
革命烈士陵园里墓碑上镌刻的十个名字,似乎在诉说着曾经发生在颜春村这片土地上,那一个个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如今,在这绿意葱葱的故土,他们将相伴而眠,共同见证村庄的变迁,他们的故事也将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