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经济开发区东部园区控制性规划研究批后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自
(2)《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7号)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4)《城市绿线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2号)
(5)《城市紫线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9号)(
6)《城市黄线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4号)(7
)《城市蓝线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5号)(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6号)(9)《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自
2010年7月1日起施行)(10)《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11年版)》(11)《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
2012年修订)(1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017-2030)》(14)《丹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2019)》(15)《丹阳市吕城镇总体规划(
2016-2035)》(16)《吕城镇土地利用规划(
2006-2020)》(17)江苏省丹阳经济开发区东部园区总体发展规划(
2019)(18)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及已批准的相关规划等
为指导丹阳经济开发区东部园区的建设活动,为该地区的规划与建设管理提供依据,特编制《丹阳经济开发区东部园区控制性规划研究》。
规划范围为东至永丰河、南至荷花池大街—纬五路—357省道、西至镇界、北至发展大道,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74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共涉及3个编制单元以及13个基本控制单元。
规划形成“一心一轴四区”的园区空间结构。 一心:园区配套中心。一轴:357省道产业发展轴。四区:四个主题片区。
规划范围内居住用地共计63.65公顷,主要布局在荷花池社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共计2.94公顷,主要分布在357省道南侧、泰定北路西侧、经二路东侧;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共计12.90公顷,主要分布在357省道南侧、泰定北路西侧;工业用地面积共计260.47公顷,主要分布在357省道沿线,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共计62.44公顷,主要分布在荷花池社区和主要的道路水系两侧。
园区内规划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
“两横”:发展大道、357省道。
“四纵”:经三路、泰定北路、吕蒙北路、东外环路。
供水:由丹阳水务集团统一供水,以长江水为水源,预测规划总用水量为1.1万m3/d,规划区给水干管沿主次道路以环状布置为主,保证区域内的生活、生产用水的安全稳定。干管采用DN500,支管采用DN200-DN300。
污水:采用雨、污分流体制,园区内污水量为0.78万m3/d,园区污水收集后沿路经污水提升泵站提升后沿357省道送至访仙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现状357省道、泰定北路已敷设DN400-DN800的污水干管,规划沿其余道路敷设DN300-DN600污水管道。
雨水:园区雨水采用分散就近排放的原则,保证雨水管道沿蕞短路径把雨水就近排入附近水体;依据河道及道路合理划分排水区域,雨水主干管管径d1500-d1000,次干管管径为d800-d600,沿镇区道路埋设;在设置雨水管时,其管径及支管预留应尽可能考虑到周边用地的排水接入,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供电:园区总用电负荷为15.6万kW,园区采用110kV变电所—10kV开闭所—10kV/0.4kV配电房三级模式,110kV为供电电压,10kV为配电电压。
燃气:园区总用气量为196万m3/年,天然气中压管沿泰定北路引入镇区,构建中压网络,结合大型社区及公建设置中低压调压站。
信息:通信光缆由丹阳城区通信光缆接入,原则上所有信息管线均地埋敷设;埋地的通信线路和电力线路分设在道路两侧,原则上位于南北向道路的西侧、东西向道路的北侧。
环卫:园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t/d;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的布置原则,沿主要道路、商业区、交通枢纽等人流集散场所附近设置公厕。
规划重点构建水系网络系统,消除断头浜,充分发挥防洪排涝、城市排水、环境保护及生态景观等水体功能。
园区涉及的骨干河道有永丰河、向阳河、永济河、军民河,为园区及周边地区重要的引排水通道及生态景观廊道,须按照相关功能要求实施建设、整治,完善河道功能,加大滨水空间控制力度。
园区内涉及的支河有纬六河、荷花河、经六河、纬五河等,应按水网布局要求对支河进行沟通,并结合水环境整治实施清淤拓浚及景观绿化。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