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精密制造工业园规划说明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提高劳动力规划,再塑精密制造巅峰
兰考规划兰兴工业园区规划说明 doc
(蕞新)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
内容提示:第二部分 丹阳经济开发区精密制造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 头部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区位与范围项目位于丹阳市东北部, 丹阳经济开发区几何中心位置, 沪宁高速公路(G 4 2) 以北, 京沪高速铁路以南, 距离新市政府约 2.0k m 。 项目南侧与开发区主城区隔路(G 4 2) 相望, 项目西侧为已有的天工工业园。 项目范围: 东至丹界公路, 南至沪宁高速公路, 西至齐梁路, 北至通港路——京沪高速铁路; 总用地约 5.15平方公里。 二、 项目背景该项目位于丹阳经济开发区工业板块内, 在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中该地块为高新产业用地和少量居住用地, 是开发区工业园的组成部分。 2009年...
上传日期:2013-12-24 16:17:36
第二部分 丹阳经济开发区精密制造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 头部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区位与范围项目位于丹阳市东北部, 丹阳经济开发区几何中心位置, 沪宁高速公路(G 4 2) 以北, 京沪高速铁路以南, 距离新市政府约 2.0k m 。 项目南侧与开发区主城区隔路(G 4 2) 相望, 项目西侧为已有的天工工业园。 项目范围: 东至丹界公路, 南至沪宁高速公路, 西至齐梁路, 北至通港路京沪高速铁路; 总用地约 5.15平方公里。 二、 项目背景该项目位于丹阳经济开发区工业板块内, 在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中该地块为高新产业用地和少量居住用地, 是开发区工业园的组成部分。 2009年,开发区管委会委托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该地块进行了以 “未来能源公园” 为主题的阿波罗#########概念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由于实际招商与开发建设等因素, 开发区政府将该地块定位为“丹阳经济开发区精密制造产业园”。 2013年 4月 , 开发区管委会委托我院编制该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 城市概况1、 丹阳丹阳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 江苏省南部, 东经 119 23 ~119 54 ,北纬 31 4 4 ~32 08 , 全市总面积 104 7 .31平方公里, 总人口约 100万。 丹阳市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以平原为主。 西部和北部是宁镇丘陵余脉, 其地形较为复杂, 低山、 丘陵、 岗地、 平原和洼地交替分布; 东部和南部属太湖平原湖西部分, 地形低平, 一般在海拔 7米左右。 气候特点冬季偏暖, 夏季偏热, 春季雨水多, 秋季雨水少, 全年日照偏少, 年平均气温 16.5℃, 无霜期约 250天, 年降水量 124 3.3毫米, 全年以偏东风占主导。 丹阳经济基础厚实, 产业特色鲜明, 有着广泛良好的工贸合作空间。视光学、 五金工具、 木业加工、 汽车零部件、 彩印包装为其五大特色产业,规模大, 档次高; 丹阳是亚洲蕞大的铝箔、 眼镜、 高速工具钢、 钻头、 锯片、 木业生产基地, 中国眼镜城、 中国汽配城、 华东灯具城等专业市场全国闻名; 精细化工、 新型建材、 通讯信息、 医药器械等新兴产业也迅速崛起。 2012年, 实现 G D P 830.5亿元, 财政总收入 118.15亿元, 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市) 中位列第 16位, 在全省十强县(市) 中位列第 8位。 2、 丹阳经济开发区丹阳经济开发区位于丹阳市北部, 成立于 19 9 2年, 19 9 3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行政区划面积 50平方公里, 是丹阳新的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 目前已建成 15平方公里的工业、 商贸、 金融、 行政、 生活功能区, 常住人口 10万。 2011年,丹阳经济开发区实现 G D P 17 8亿元,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开发区前 30强,镇江市省级开发区第 1位。 丹阳经济开发区以京沪高速公路(G 4 2、 沪蓉高速公路) 为轴线分为南北两大片区。 南部片区为核心建成区, 自丹阳市行政中心搬迁至该片区后,该片区成为集行政文化、 金融商贸、 交通物流和现代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城市功能区。 北部片区是开发区新的工业经济增长极和新兴产业集聚区。 片区主要分为新材料、 新能源、 新医药、 精密制造、 现代物流六大产业板块。 在新材料方面, 以复合材料产业为主导的航空航天新材料工业园将在未来 5年内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 新能源方面, 以万得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 年产量将达 4 0万辆以上, 成为未来城市精致便捷生活的有力助手; 新医药方面, 将打造全国蕞大的医药产业和医疗器械产业园区之一, 沥泽医药、 鱼跃医疗等重大项目成为引领全国新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企业; 精密制造方面, 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将集聚 500家以上的中小型汽车零部件和汽车设备制造专业企业, 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 现代物流方面, 宏福汽配物流园区将成为华东地区首屈一指的现代物流综合枢纽。 东部片区为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 是弘扬吴文化和齐梁石刻文化的重要载体, 为开发区建设奠定历史文化基础。 西部片区由原练湖农场、 河阳镇组成。 未来将被打造成为以练湖生态休闲区为核心的城市森林和市民休闲花园, 为开发区建设奠定生态环境基础。 第二章 规划依据、 原则与目标一、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 B 50 137 - 20 11);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14 6号令); 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 B 5018 0 -9 3)(2002年版); 5、《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6、《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年修订); 7 、《丹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 2020)》 8、《江苏省丹阳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 9 、 甲方具体要求。 二、 规划原则1、 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经济、 社会、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并重。 2、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的思想, 突出地方特点和优势, 通过招商引资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3、 人本主义原则一切从全体工业区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出发, 以人为本, 体现人文关怀。4 、 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原则按市场原则进行生产力布局、 资源配置和设施建设, 加强政府对开发建设行为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 5、 基础设施优先原则发展基础设施, 优化投资环境, 满足生产和生活现代化的要求。 6、 循序渐进原则既要坚持高标准、 高起点、 高效率, 体现规划的科学性、 合理性和超前性; 又要因地制宜, 有利于工业区的起步开发和滚动发展, 强调规划的弹性、 延续性和可操作性。 三、 规划目标规划从生态环境入手, 以整体设计思想为指导, 创造一个集约化、 生 态化、 人性化的现代工业园, 促进社会、 经济、 环境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具体目标是: 功能完善、 设施配套、 综合适应能力超前的工业园; 基础设施系统高效、 安全的工业区; 绿树成荫、 花草遍地、 生态环境优越的工业区; 有魅力、 有活力、 整体形象和谐、 统一的工业区第三章 现状概况及分析一、 现状概况1、 区位园区位于丹阳市东北部, 丹阳经济开发区几何中心位置, 南侧是丹阳经济开发区主城区, 东北侧为嘉山水晶山风景区, 西侧为天工工业园和练湖生态新城。 园区距离新市政府约 2.0k m , 距离京沪高铁站 2.0k m , 距离沪宁高速公路大坝出口约 1.0k m , 区位优越。 园区通过现状齐梁路、 通港路与丹界路与市区、 周边城镇、 港口联系, 对内对外交通都十分便利。 2、 现状人口园区规划范围涉及杜巷村、 小杜巷村、 大泊岗村、 东岗村、 小贡村、大贡村、 焦邬村等村落的人口; 据不完全调查、 统计, 涉及总人口约 7 0 00人左右。 3、 地形地貌工业区地势总体北高北低, 四周较高, 中间较低; 该地区地质状况稳定, 具有良好的承载力, 利于各种工程建设; 区内有一条泄洪渠, 一座小一型水库马塘桥水库, 河床稳定, 水流势态佳, 可以予以保留。 4 、 土地使用现状土地使用的主要形式是农村居民点和农田, 约占用地总面积的9 2% , 其中居民点用地 68 .2公顷,占用地的 13.1% , 总建筑面积约 28万平米; 农田 4 08.7 1公顷, 占用地的 7 8.6% 。 此外, 还有 4 .9 5% 的已规划的工业用地、 3.27 % 的水域和少量的公共管理与公用服务设施用地。 现状用地汇总表详见表 3- 1: 表 3- 1 现状用地汇总表现状用地性质用地代码数值( h a ) 比例( % )行政办公用地A 13.4 4 0.67 小学用地A 332.4 80.4 8加油加气站用地B 4 10.09 0.02一类工业用地M 17 5.2114.60城市道路用地S 15.621.09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 163.5512.34 水域E 131.68 6.15农林用地E 2332.9 364 .65合计515.0 0 100 .0 0 5、 现状道路交通条件园区的对外交通已基本形成, 主要有通港路(红线米, 现已实施)、 丹界公路(规划红线米) 及齐梁路(规划红线米)。 园区南侧的沪宁高速公路在园区西面 1.0k m处有大坝出入口, 园区北侧的京沪高速铁路在园区东面 2.0k m处为高铁站房。 目前, 园区内部有北一纬路(规划红线k m , 北二纬(规划红线米) 和北九经(规划红线米) 的西、 南段正在 施工。 6、 现状市政设施二、 现状存在优势1、 区位优势宏观上, 园区位于强有力的上海辐射圈、 南京都市圈和江苏省沿江发展带与沪宁发展轴线上, 是具有无限生机的“苏南现代化示范区” 的有机组成部分, 经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微观上, 园区位于丹阳经济开发区的几何中心位置, 紧密依托丹阳新城区, 且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便捷, 具有不可多得的区位优势。 2、 交通优势对外交通方面, 航空方面园区东距常州机场 7 0公里, 西距南京禄口机场 90公里, 均有高速公路直达; 铁路方面, 往东 1k m处有京沪高速铁路丹阳站, 往南 6k m有沪宁城际和沪宁铁路; 公路方面有一条高速公路(沪宁高速)、 两条省道(S 24 1通港路、 S 122丹界公路) 与基地连接, 园区具备空、 铁、 公交通优势。 对内联系上, 园区靠近主城, 现状交通交通条件较为成熟, 与主城、 周边城镇及港口的联系便捷, 为其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产业集聚优势园区位于产业相对集聚的经济开发区, 周边工业企业集聚, 不仅具有一定的规模, 同时也已经形成相关产业链。 工业集中发展可以把服务、 土地、 劳动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 形成规模效益、 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平台、 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平台。 4 、 资源优势园区靠近新城区和新建天工工业园区, 在规划区西侧的齐梁路现状给排水、 供电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三、 现状存在不足1、 开发区工业用地储备不足; 2、 规划区内部分地区存在大量村镇建设用地, 存在大量的居民拆迁;3、 现状地形地势复杂, 起伏较大, 且在规划区北部有一座马塘桥水库,在园区中部有一条南北向的防洪灌溉渠, 影响工业用地建设; 4 、 规划区南部的西气东输管线也给该地区的规划建设带来诸多不便。第四章 功能定位一、 园区性质根据开发区管委会产业性质的调整优化以及开发商投资趋向和要求,结合考虑区域环境和保护要求、 总体规划要求, 本区主要发展方向为技术先进、 耗能低、 污染小、 效益好的光学、 五金、 电梯、 汽车零部件等制造业; 园区性质定为: 以精密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集居住、 商贸、生态公园、 休闲娱乐等活动为一体的具有城市功能的综合工业园区。 二、 园区规模1、 用地规模本区规划总用地约 500 h a , 其中工业用地 350h a 。 占建设总用地 7 0%。2、 人口规模本区人口规模由工业园区就业人口和居住人口组成。 工业园区人口根据就业岗位进行推算。 (1) 居住人口根据规划居住用地, 容积率取 2.5, 按 150㎡/ 户/ 3.5人计, 园区内居 住人口约 0.8万人。 (2) 工业就业人口根据工业性质、 门类, 参照省内相类似工业园区实例进行预测。 一类、二类工业用地按每公顷 100- 120人就业计, 合计 3.5万人。 (3) 服务人口按工业园区人口总数 12%计, 需服务人口约 0.4万人, 大部分来自工业区眷属。 根据上述分析: 园区总人口约为 4 .7万人。 第五章 功能结构布局与土地利用规划一、 布局结构规划结合现状和实际操作时序等具体情况, 将园区以灌渠为界划分为东西两个工业组团。 西组团为园区一期工程, 主要用地性质为一类工业用地, 包括已选址的工业厂房及中小企业安置区及即将进入的工业企业。 东组团为园区二期工程, 除一类工业用地外规划设置研发用地、 居住用地、商业办公用地、 行政管理用地等配套设施用地, 居住用地结合胡桥新城的建设沿丹界路设置, 主要用于安置规划区内的居民和建设部分工厂职工住宿, 与胡桥新城共享居住配套设施。 工业研发用地设置于园区二期工程南部, 结合区内蕞好的生态公园建设。 园区的两个工业组团通过北一纬、 北二纬、 北三纬相互联系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共享一条以灌渠为中心的园区生态景观轴。 二、 土地利用规划园区实行一次规划、 分期实施、 滚动开发, 建设时序与功能布局相协调。 园区内主要有四大类用地, 指标详见表 5- 1, 大致布局如下: 表 5- 1: 规划用地汇总表大类用地代码用地代码现状用地性质数值( h a )比例( % )数值( h a )比例( % )R R 21二类居住用地16.84 3.27 16.84 3.27 A A 1行政办公用地6.231.218.7 51.7 0 A a 居住区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520.4 9 B 13餐饮用地4.34 0.8 4 13.22 2.57 B 1B 2 商业商务混合用地 7 .661.4 9 B 4 1加油加气站用地1.220.24 R / B R B 商住混合用地3.9 0 0.7 63.9 0 0.7 6M M 1二类工业用地30 8.28 59 .86320 . 38 62.21M a 生产研发用地12.10 2.35W W 1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18 .7 9 3.65 18 .7 9 3.65S S 1道路用地55.8 1 10 .84 55.81 10.84 G G 1公共绿地24 .664.7 9 55.57 10 .7 9 G 2防护绿地30 .916.0 0 E E 1水域21.7 4 4.22 21.7 4 4.22合计515. 0 0 10 0 .0 0 515. 0 0 10 0 .0 0 1、 工业用地工业用地为规划区域内蕞主要的用地类型, 结合园区的功能定位全部为一类工业用地。 结合园区建设时序、 本着“保护环境, 协调周边, 有利可持续发展” 的原则, 将本区工业用地分为东西二个工业组团。 工业用地 地块划分体现工业用地特点, 用地规整, 主要道路成方格网状, 单个地块规模相对较大, 每块 10- 30公顷, 既可整体开发, 也可细分成小块建设。规划工业用地 310公顷。 2、 生产研发用地从建设时序和现状地形地势考虑, 生产研发用地设置于园区东组团的南部, 同时与园区公共管理设施及商业金融业相融合, 结合区内主要景观绿化带建设。 生产研发用地约 12公顷。 3、 居住用地规划考虑规划区内的拆迁安置, 同时为园区部分单身职工和少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