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4月份工作进展情况
在丹阳市北二环路78号八楼、九楼已进行升级改造,使用面积3400平方米,功能并设有数据展示、孵化创业、人才培训、摄影直播、产品溯源等多种功能区域,各个功能区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对外开放有完整的管理日志企业、电商创业团队、家庭农场、个人
公共服务中心所有的服务和设施对外开放,现有12家签订入驻协议,提供孵化服务。公共服务中心提供电子商务基础公益性服务和特色增值服务,为企业提供包装设计、美工、运营等方面的技术综合服务,提供货源支持、运营技能提升等增值服务,提供网销输出指导改进服务,累计服务40余次,接待参观交流20余次,效果良好,企业和网商接受程度较高。
搭建丹阳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媒体宣传矩阵,成功注册微信公众号、抖音、百度、搜狐网、企鹅号、今日头条、大鱼号、微博等自媒体账号持续宣传报道丹阳市农村电商动态,共计发文30次;线下计划将在全市醒目场所悬挂、张贴电商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电商氛围,已完成横幅标语、海报、墙体、广告牌、易拉宝、宣传手册等设计工作,后期覆盖所有镇和村的电商宣传;已完成制作1000册《丹阳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宣传手册》,对电商发展、品牌建设和特色产品进行介绍宣传,扩大丹阳市区域影响力。
认真做好了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中央财政专项支持资金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查看固定资产清单和现场盘点,固定资产标识规范,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单项或全面的清查盘点工作。
中心作为“指挥中驱”,统筹全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开展,引领区域内农村电商发展,丹阳市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据实际实施情况不断完善更新丹阳市电子商务大数据信息和系统,蕞终实现一站式管理和提供决策依据。
(三)镇(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
根据运营基础和未来乡村发展需求,合理布局村站设置,通过走访考察12个乡镇70个行政村,选拔了一批服务意识强、具有电商意识的“站长”,完成建设3个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和49个村级电商服务点,陆续为相关站点配备相关设施和安装统一门头;通过上门式、线上式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能熟练操作电商,也定期报送各个信息。目前持续整合各类电商和便民服务资源进驻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完善了站点服务功能,增强服务站可持续发展能力。
打造珥陵镇电商示范服务站点,通过设立联络点+开展电商宣传+开展电商培训+搭建电商产品展示供应等提高创收能力,并直播间搭建完成,调动积极性。
二、丹阳市市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丹阳市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选址在丹阳市振兴路丹东公寓正东方向150米丹阳市邮件处理中心(面积约为5000平方)已完成升级改造,建成收货区、进货处理区,储存区、分拣配送区、发货区、退货处理区、设备存放区、办公室等相关区域以及完善的物流管理制度;结合丹阳市农村物流达标县创建和“快递进村”行动,依托现开发建设的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布局情况,并不断加强与商贸流通、邮政、物流、快递等农村物流服务网络的共享衔接,多次研讨打通丹阳市农村蕞后一公里问题,因地制宜不断完善丹阳市市镇村三级物流“统仓共配”解决方案,研讨可持续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线路规划、提速降费、快递公司线路承包等可行性解决办法。
本着“整合提升,市场运作”的原则与丹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丹阳市珥陵农产品加工园区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协议,为当地企业和农户提供农产品免费快检和品控服务。提升农村产品的品质控制和标准化水平,制定了《丹阳市农村产品网货标准白皮书》,完成水蜜桃、茶叶、大米、葡萄、草莓等主要农村产品的标准,通过培训讲解、走访基地、手册领用学习等形式向本地合作社、农户进行推广和指导,对提高丹阳市相关从业者的产品标准化输出的意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建立公开透明的溯源服务体系,专业团队正在研发适合丹阳市农村产品的质量安全全过程可溯源平台,已敲定为8家企业提供溯源服务,签订溯源服务协议和质量安全保障承诺书,出台网销管理办法,防止不合格商品上线销售。
积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着力打造丹阳农业品牌,与本地4家企业签订“二品一标”孵化协议,鼓励支持本地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取得商标、二品、SC等认证,创造区域公用品牌价值。
为有效整合多而散的农业品牌资源,着力提升品牌整体形象,经过各个部门多次调研分析、沟通讨论,创新推行了“1+N”品牌体系,确定“1”为电商产品区域公用品牌,“N”指其下包含的水蜜桃、桃、蓝莓、茶叶、大米、香醋等特色产品,通过政府背书,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已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诚挚邀请,全民参与,向全国征集网,创意侠网站,丹阳日报、丹阳帮等微信平台、今日头条、抖音、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全网渠道资源开展丹阳市电商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称征集活动还在进行,目前已征集80余作品。立足丹阳市农业产业资源现状,并制定完成《丹阳市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规划方案》,为丹阳市未来3-5年在农文旅电商融合发展工作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参照和纲领性指南。
调研20余家涉农企业,考察评估筛选企业建立丹阳市适合网销产品信息库;开设抖店、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打造精品网货,拓展丹阳本地农产品销售渠道;并做好农产品的供销对接工作,丰富营销模式;截止丹阳市蔬菜滞销爱心助农“首战告捷”,3天销售达2500斤,滞销蔬菜迎来头部道胜利曙光;承办单位目前整合各类资源筹备开展多种形式电商营销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