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开发区:只争朝夕谋蝶变砥砺奋进创未来
近日,位于丹阳开发区的江苏富联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讯模组生产基地,吊臂舒展、机械轰鸣,一片火热景象。该项目总投资12.2亿元,其中一期占地面积128亩、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的办公楼和主体厂房均已封顶。
产业项目是促进产业升级的“强引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今年,丹阳开发区按照“未开工项目抓推进、在建项目抓竣工、建成项目抓投产”的思路,细化落实工作责任,挂图作战,依托“e览经开”小程序、镇江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等系统形成覆盖全程、互为支撑、数据完备、流程清晰的“一张网”项目管理体系,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闭环管理,聚焦重要节点、重大问题和关键要点,逐个倒排、逐项分解、逐条落实,力争实现上半年75%开工率、三季度全面开工,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目前,丹阳59个市级以上重点产业类项目已开工建设39个,开工率66.1%。
招商引资是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丹阳开发区已成功签约优质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超6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外资项目3个,外资总投资超5000万美元。丹阳开发区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聚焦高端制造业、大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数字经济、绿色产业等前沿领域,精准锁定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质项目,主动出击,密切对接,全力推进。同时,丹阳开发区深入调研本地产业和企业,精心编制产业图谱,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引进与本地产业链上下游相配套的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高整体效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2025年,丹阳开发区将实施“高企数量提升攻坚行动”,通过建立动态培育库,组织团队开展“一对一”辅导,重点解决企业在研发归集、专利布局等方面的痛点难点,全年力争高企申报数量突破65家。同时,丹阳开发区依托国药生命智谷、科创园、眼镜城等孵化器载体,继续招引科技型企业30家,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梯队培育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推动“4+3+1”产业链领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落地丹阳开发区,人才资源集聚丹阳开发区,支撑丹阳开发区企业创新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