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办新材料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
昨日上午,我市举办“‘材’聚丹阳,‘料’想未来”2025年丹阳市新材料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市领导宋飞雄、谢丰羽、严学华参加会议。
市长宋飞雄在致辞中指出,新材料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是我市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化的重要桥梁,旨在筛选、引进、培育和丹阳主导产业相关联的科技型高新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关及揭榜挂帅等手段,提升我市“4+3+1”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将科技成果嫁接到我市重点产业链上,做强做大做特做优丹阳产业。
宋飞雄强调,我市始终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实体为本。202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接近250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企业达116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37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71家,工业技改投资保持高位增长、两年翻番,七大主导产业根基稳固、蓬勃发展。特别是新材料产业规上产值已突破400亿元,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宋飞雄表示,抢占高地,丹阳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全市新材料规上企业1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90余家,已成功创成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江苏省高性能合金材料科技产业园、苏南首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30余项成果服务载人航天、深海探测等国家战略工程,其中恒神股份的千吨级碳纤维打破国际垄断,天工集团的稀土高速钢全球市场占比超30%,图南合金的高温合金护航“大国重器”。抢占高地,丹阳有着成熟的创新生态。全市正加快推进丹阳产业与科技教育人才的一体化融合发展,成功获批全国创新型县(市)建设试点,每年投入6000万元设置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制定出台科技创新引领服务产业创新行动方案,建立科技项目招引“研决投考”机制,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项目的产业化落地。抢占高地,丹阳有着实干争先的城市基因。丹阳人一直具有“至诚至精、创新图强”的精神品格和城市风骨。市委市政府将把新材料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深度融入长三角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生态链,全力将丹阳打造成新材料产业的技术策源地、应用示范地、人才聚集地。
大会发布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优秀项目,开展合作项目签约,推介了企业创新需求和高校创新成果。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