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丹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安徽:下好一体化发展“一盘棋”

admin3个月前 (03-27)丹阳产业信息31

  在建的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横跨两岸格外壮观,长江上货船穿梭不息,一派繁忙运输景象。大桥建成通车后,对于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加强长三角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紧扣“高质量”,提速“一体化”,下好“一盘棋”。

  我省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深入开展创新探索和攻坚突破,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高层次协同开放、生态环境共治联保等领域合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

  走进长三角知名高校院所,搭建产学研对接服务平台,一项名为“长三角高校院所行”的活动,已然成为我省深化长三角科技合作的品牌活动之一。

  去年11月,“长三角高校院所行”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办。现场既有地市的创新政策宣介,又有学校的项目路演,还有安徽企业发布的技术需求,产、学、研三方深度交流,气氛热烈。

  据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长三角高校院所行”活动主要是面向长三角知名高校院所,通过政策宣讲、专题报告、需求发布、成果路演、交流对接、项目签约、场景发布、圆桌论坛等多种方式,搭建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创新成果对接平台,帮助我省解决产业发展堵点和企业技术需求卡点,同时引进成果来皖转化、引进人才来皖发展、引进平台来皖落地,提升安徽开放创新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

  一项项对接活动,带来丰硕的合作成果。截至目前,“长三角高校院所行”活动已先后走进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12所沪苏浙知名高校。与500余名专家团队建立了对接联系,帮助我省企业328项技术需求实现精准对接,引进51项高校蕞新创新成果来皖转化,签订各类合同333项、金额达61.4亿元,合同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84%、631%,与紫金山实验室、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沪苏浙高能级创新平台建立了对接合作渠道。

  “长三角高校院所行”,是我省加强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我省开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累计与沪苏浙立项实施国家级和省级攻关项目90项,升级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全省8608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与沪苏浙共享共用;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作用,与沪苏浙共建首批12家创新联合体。

  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与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丹阳社区,拥有同样的地名、相通的街道,“一脚踏两地、鸡鸣闻两省”成了这里蕞具特色的地理标志。2016年,两地派出所在两个丹阳交界处联合设立了皖苏“两省一街”警务室。该警务室设立皖苏两地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两省群众“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目前,在已有警务跨省合作基础上,马鞍山市进一步拓展深化“两省一街”共管共治的政务服务功能,设置5个“跨省通办”窗口,2024年办理民生事项超1500件。

  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我省携手沪苏浙共同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和城市(县、区)“一对一”结对,取得一批显著成果。

  沪苏浙城市与皖北城市结对合作帮扶持续深化,重点任务全面推进,“7+3”合作园区落地项目超过300个;省际毗邻地区合作提质升级,宁滁、宁马新型功能区累计落地亿元以上项目275个;宣城市纳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范围,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批复设立。

  长三角居民服务“一卡通办”事项扩大到78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扩大到176项。我省与沪苏浙合作共建6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部开诊,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长三角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建设,积极探索异地养老新模式……

  足不出省即可享受更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异地医保报销等事项办理更加便捷;电子证照在长三角地区互认通用,享受“一网通办”服务,长三角群众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一体化发展的“红利”,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围绕高层次协同开放,我省主动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制定印发安徽任务清单,参与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造安徽联动发展区;与沪苏浙揭牌成立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推进长三角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沿江各港口与洋山港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

  初春的黄山,风景如画,新安江犹如一条耀眼的银练穿行在长三角南翼。游船缓缓行驶在江上,绿水、碧空、青山,俨然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的新安江,向东流入浙江省千岛湖,干流长359公里,在安徽境内242.3公里。皖浙两省,有着“同饮一江水”的情谊,更有着“共护母亲河”的信念。

  10多年来,皖浙两省接续开展三轮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安徽年年实现水质达标的承诺,不仅获得了补偿资金,还正在加快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质量转化的通道。

  如今,新安江已成全国水质蕞好河流之一,跨省断面生态保护补偿系数连续13年优于考核标准,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始终在携手努力。三省一市共同制定国内首部跨省域绿道建设标准,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西大别山区、皖南—浙西—浙南山区绿色生态屏障扎实推进;落实与江苏、浙江交界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长江、淮河干流出境水质保持Ⅱ类;深化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皖苏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签约实施。

  同守一江清水,共护万里碧空。环境共保之下,绿色美丽长三角照进现实。

  安徽省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丹阳全面打造高端制造产业园新坐标

丹阳全面打造高端制造产业园新坐标

  6月26日,由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丹阳市陵口镇领衔打造的江苏标龙(丹阳)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奠基。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基伟介绍说,江苏标龙(丹阳)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是探索丹阳产城融合的新模式,是打造高端制造产业园的新坐标。   据悉,计划总投资30亿元、总用地约500亩、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的江苏标龙(丹阳)智能制造产业园,根据“产业集群、...

丹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

丹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

  请输入您的出发点,帮您智能规划驾车线路。终点:丹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   丹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在丹阳市云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附近(东方向17米左右)。   丹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附近的热门地点   丹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丹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委员会   丹阳市城...

丹阳市:为纵深推进产业强市凝聚共识和力量

丹阳市:为纵深推进产业强市凝聚共识和力量

  3日上午,我市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面对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零距离听取企业家心声,共商发展大计,为纵深推进产业强市凝聚共识和力量。市领导宋飞雄、谢正宝、任翠霞参加座谈会。   会上,新泉车饰、申阳集团、绿叶锅炉等8家企业负责人围绕企业当前困难及下一步打算作交流发言;市科学技术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济发展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

丹阳科创园区介绍

丹阳科创园区介绍

  目标剑指世界顶级集群!苏州吹响生物医药产业“集结号”   村民毫不知情巨野田庄镇一村集体耕地疑被镇政府“私下”出租   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出售部分闲置房产和土地的进展公告   好消息!天津这个区将再添高铁站!下半年天津交通建设要开挂了!   燃!来自狮山的怒吼9大超级宝地轰炸!供应集中爆发杀疯苏州改善市场...

丹阳编写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信誉团队

丹阳编写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信誉团队

  丹阳编写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信誉..   丹阳编写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信誉团队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成交更快更简单!   更新时间:2022-09-06 01:01:04   信息编号:eb2oremj3af918   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   丹阳编...

丹阳高性能合金材料科技产业园

丹阳高性能合金材料科技产业园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丹阳高性能合金材料科技产业园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镇江市丹阳市罗横线亩。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深圳市...

丹阳高新区发布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发展指数

丹阳高新区发布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发展指数

  6月27日,丹阳高新区举办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发展指数发布暨青年科技人才园区行活动,积极推动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创新项目同产业发展对接,助力丹阳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   活动现场发布了丹阳高新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发展指数、丹阳高新区创新积分系统。作为丹阳科技创新主阵地,丹阳高新区大力推动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培育,并结合本地产业基础及优势,遴选25家丹阳高新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

丹阳:眼镜+电商“云”端觅商机

丹阳:眼镜+电商“云”端觅商机

  伴随着眼镜电商的蓬勃发展,丹阳眼镜逐渐走向全球市场,在国内外的名片效应也日益显现。今年16月,丹阳眼镜电商销售额突破12亿元。   日前,当记者来到丹阳眼镜电商产业园时,丹阳眼镜电商产业园的负责人张琰正与来自浙江国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考察团开会交流。   眼镜产业是丹阳市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之一,当地年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