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四个三”机制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农增收
资源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实施粤桂协作战略,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共同商讨确认打造以中药材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依托特色生态环境和中药材资源,巧探“四个三”工作机制,大力培育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致富速度快的特色中药材产业,实现产业发展、村集体增收、脱贫户致富三个目标。
巧用“三个强化”传导中药材产业发展责任压力
一是强化产业发展架构。成立由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资源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增设中药材发展办公室和林下经济发展办公室,专班推进全县中药材产业经济发展。二是强化产业计划任务。制定《资源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要求全县7个乡镇和资源林场各打造200—500亩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各新种中药材4000亩以上,全县新种中药材30000亩以上,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县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三是强化产业普及服务。强力推进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建设资源县中医院,推动中医药服务普及,县域内7个乡镇卫生院均开设中医馆,90%以上的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
资源县林下药食同源中药材产业示范区
巧施“三大政策”激发中药材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实施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将中药材产业列为全县主导特色产业,出台脱贫户产业奖补政策,对发展中药材种植的脱贫户给予产业奖补,扶持脱贫户发展中药材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安排各类资金共计8400余万元(其中粤桂资金870万元),集中力量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共建设小型、大型等各类基地100余个,目前中药材种植规模已达22.4万亩。2024年,共落实中药材产业奖补资金523万元,扶持脱贫户2174户次发展中药材产业。
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奖补政策。鼓励村集体入股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农村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制定《2024年资源县中药材主导特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2024年依托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引导108家实施主体,新增(扩种)中药材种植面积4.4万亩,连续两年超额完成3万亩以上种植面积任务。以“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脱贫户、监测对象)”模式,通过订单生产农产品购销、带种带养、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社会化服务、培训服务指导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按劳分配、利润返还、股利分红等多种分配方式,共带动了3583户12827人,其中脱贫户1173户4152人,使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实现经营主体和农户互利双赢,促进产业项目持续发展。
实施产品推介奖补政策。出台奖补政策,鼓励中药材产品宣传推介,明确凡企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等参加全区或区外产品推介会的,一次性进行奖补。通过政策支持,积极举办资源县民族传统河灯歌节资源长桌宴“健康药膳”美食大赛,组团参加广西中医药产业交流大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开展中药材产品宣传推介,提高资源县中药材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中药材产业效益。
资源县民族传统河灯歌节长桌宴美食品尝活动
巧育“三大药企”催生中药材产业发展外生动力
一是培育引进知名药企。通过粤桂协作机制,与国内知名药企修正集团合作,签订《资源县修正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引进修正医药在资源县中峰工业园建设粤桂协作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加工、中药饮片、中成药研发及生产、大健康产品生产及销售等,形成集种植、加工、产品研发、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二是培育引进深药企业。围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依托粤桂协作帮扶政策,引进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等多家医药生产企业,在中峰工业园区建设粤桂协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造以中药材种植加工、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为核心的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集群,瞄准新兴产业市场,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三是培育本地药材企业。引导本地企业大力发展有机、道地中药材产业,培植一批本地中药材产业企业,有5家中药材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注册“蒲竹山”“山益厨园”等商标,大力发展地标药企,打造资源县中药材产业属地知名度药企。
资源县粤桂协作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强脉冲光治疗仪生产基地
巧借“三个加强”夯实中药材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力
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林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聘请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高级别专家担任技术指导顾问,建立产学研科研工作室、实验科普基地,定期开展科研实验、技术指导,形成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注重中药材产业方面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引进转化药食同源综合高效开发等重大科技成果,推广水肥一体化栽培等农业新技术,推行桂北林下玉竹栽培技术等技术规程,引进智能配方施肥、轨道运输等现代设施装备一批,打造资源县“林下药食同源中药材产业示范区”。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将中药材产业种植技术培训列为全县农村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粤桂协作科技特派员”培训班、邀请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教学,培养了一批中药材种植能手,提升农村群众中药材种植技能。2022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开展中药材产业方面技术培训班10余期,培训技术人员近1000人次。
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到资源县举办中药材技术培训班
资源县通过“四个三”机制的落实与引领,助推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壮大,为资源县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魏婷婷)
钦州市第二中学50周年校庆面向社会发出…
李军:让桂林美食拴住游客的胃,也留住游…
第二届“八桂乐歌”音乐大赛优秀节目展演…
办得好丨广西大学生留言建议优化公交车报…
蕞美一跳!南宁女医生跳上担架极速抢救
陆川县举办2024年家庭教育培训班
金投集团:靶向防控 “小手册”发挥大作用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