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金招牌”助力科技创新“加速跑”
在位于腾飞苏州创新园的海昌创新研发中心,一个个关于创新的理念、想法正“蓄势待发”。自落地以来,短短三个月内,研发中心已经与园区多所高校达成合作。目前,研发中心已招募近10名研发人员开展培训,另有数名外籍留学生加入外贸销售团队,为企业强化创新研发布局、拓展海外市场添彩赋能。
“人才、营商环境、产业生态,园区在这些方面的集成优势是我们选择落户于此的原因。”谈及此次深度合作,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建良颇为感慨。
去年5月,海昌隐形眼镜为提升研发能力、拓展研发团队,在长三角展开考察,并向多个城市抛出“橄榄枝”。“蕞令我们惊喜的是苏州工业园区。得知我们有意向打造创新研发中心,园区招商条线工作人员头部时间对接,并来到丹阳工厂,一方面了解项目,另一方面则推介园区的发展情况和产业优势。”在陈建良看来,这种“积极”“主动”让企业感受到了园区对企业的真诚,以及对项目的重视。而这种“亲商”理念也一以贯之在日后的每一次接触中。
为了寻找蕞适合的落地场所,海昌团队两次来到园区,在招商人员陪同下,一次又一次地看场地。“我记得当时是30多度的高温天,园区招商人员不厌其烦地带着我们看了六、七个产业载体,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2.5产业园等,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择优落地。”陈建良回忆说。
从计划打造创新研发中心,到项目落地、业务有序推进,整个过程耗时仅六个月,陈建良用“相当高效”来形容落地的效率。据介绍,海昌以往的研发中心主要侧重产品应用与设计,此次新落地的创新研发中心聚焦产品原料配方,主要开展含硅化合物及其他材料研究,包括药物缓释、硬镜、人工晶体、光固工艺、智能制造等技术研究,将助力生产工序合格率提升,同时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佩戴体验。“在拓展新的研发方向时,我们需要一些深度的专业人才。园区医疗产业生态完善、人才集中,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又集聚了众多高校,对我们招揽专精人才非常有利。通过创新研发中心,我们希望加强对上游产业链的深度定位,助力海昌隐形眼镜未来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从而在市场保持领先优势。”陈建良说。
目前,海昌创新研发中心已经与东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交流合作。未来,研发中心将继续扩大在学术、产业等领域与各方的合作,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做大做强,助力园区医疗器械领域强链补链。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