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丹阳:一增一减奏响农场“绿色进行曲”
(全媒体记者 陈志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伴随气温日益回升,在江苏丹阳高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江苏年豊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4000余亩的小麦陆续返青。工人们也忙碌起来,根据苗情、墒情,抓紧落实田间管理各项措施。一丛丛新苗为空旷的田野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绿色。
作为丹阳粮食生产中规模较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年豊农业矢志不渝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坚定不移实施稻麦轮作,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一增一减之间,持续奏响高质量发展“绿色进行曲”。
在年豊农业院内,一台台农机经过维修保养后,正跃跃欲试准备着向农田里驰骋。3台播种机,2台开沟机机,4台旋耕机和14台收割机,贯穿从耕地、施肥、播种、开沟再到收获全流程,宣示了年豊农业迈向机械化的决心。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农机装备的升级,年豊农业早于2022年就依托省农业农村厅“稻麦轮作无人化农场集成示范项目”支持,建设稻麦轮作“无人化”农场,推进宜机化改造、智能农机改造和无人农机数据中心建设。远程控制室,无人化农机作业轨迹、作业质量、卫星定位、农机具作业状态监测、作业量自动统计、远程作业场景动态监测等数据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实现停车行车远程遥控,灵活指导生产调度管理。
全程机械化正在源源不断地为年豊农业生产注入新活力。企业负责人庄玉枫表示,该农场累计投入200余万元,核心示范区500亩,并辐射推广4000亩以上,实现稻麦轮作耕整地、播插、植保、收获等环节无人化机械作业,核心示范区节肥20%以上,节药10%以上,节省人工60%以上。
有鉴于水稻机插育秧出苗差、整齐度低、烂芽死苗,后期补植的费时费工,年豊农业主动携手中国水稻研究所专家团队,开展科技成果落地转移转化。针对高效率工厂化水稻育秧设施及技术需求,专家团队研制出一批工厂化叠盘出苗育秧配套装备。每到育秧季节,育秧出苗中心一片繁忙。从种子浸种消毒、催芽处理,再到流水线播种、叠盘、保温保湿出苗等,工厂化育秧宛如工业流水线有序运作。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先进播种装备、智能化出苗室、适宜温湿度控制等,育秧出苗整齐,出苗时间提前。此举实现育秧从叠盘出苗向智能高效育秧转型升级,为实现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逐绿而行,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是今后农作物生产方向,但单纯减少化肥用量将会带来减产风险。庄玉枫表示,在中国水稻研究所科研团队的指导下,年豊农业在施肥、灌溉、植保等环节,想方设法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集成减肥减药不减产的绿色高效生产模式,省工省力,操作简易,实现水肥资源高效合理利用。
平畴沃野,因绿而兴。年豊农业坚持以科技为支撑,深化农作物新品种研发和新技术合作,从无公害向绿色农业转变,从单品种向多品种延伸,努力实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水稻病虫害防控等水稻专业技术应用和推广,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高效农业,让绿色成为希望的田野中蕞亮的底色。
“知责”“担责”“履责”方能践诺有...
江科大校友接受《焦点访谈》采访
2027年我省普通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政企同心谋发展 双向奔赴开新局——...
2025年镇江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执行新标...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