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丹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企业孵化器孕育科创“生力军”

admin4个月前 (02-24)丹阳产业信息40

  您当前的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要闻科教文卫

  鄂尔多斯高新区佳奇创新孵化中心远景图。

  京蒙高科团队赴简耘科技开展调研服务活动。(资料图)

  呼和浩特市头部中学学生参观孵化基地。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自治区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管理办法》,持续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和动态管理行动计划,引导“创新创业载体”提质增效,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体系化、市场化发展,助力小微企业从“幼苗”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9家,其中国家级14家、自治区级45家。这些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促进科技创业带动就业、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培养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京蒙高科)是自治区在北京设立的首个区外国家级异地孵化器,也是人才科创飞地建设“先行者”和综合样板。近年来,京蒙高科积极践行“引才在飞地,用才在内蒙古”“研发在飞地,转化在内蒙古”的人才飞地、科创飞地运营模式,将传统意义上柔性引才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升级为“既能所有,又能所用”,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飞地、科创飞地样本。

  走进京蒙高科,“新”是蕞直观的感受。成果展示平台上,一股科技感扑面而来不同企业在各自领域处于尖端地位的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积极探索创业伴飞模式,为高校、科研院所早期创业项目团队配备项目经理或CEO,提供全周期精准滴灌式服务,推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落地转化。”京蒙高科业务总监刘亚鹏介绍。

  “简耘科技入驻京蒙高科后,在外部CEO的帮助下,获得了京蒙高科平台各类资源支持,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推动入驻京蒙高科平台的投资机构坤辰资本,对公司进行了A轮千万级别投资;推动我们的马铃薯产业农服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项目落地呼和浩特市,并广泛对接各盟市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农业机构,为企业获取了优质应用场景及市场订单。”简耘科技董事长崔静波对创业伴飞模式赞不绝口。

  从京蒙高科“毕业”的企业,在内蒙古这片热土上初创、成长、壮大的故事不断上演。

  在第二届“鄂尔多斯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鄂尔多斯市嘉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恒科技)脱颖而出,荣获科创组(初创组)二等奖。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创业伴飞模式的助力。

  嘉恒科技是京蒙高科引入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小平博士为首的技术团队进行定向孵化并推动落地自治区的科技企业。“从技术路线、团队搭建到股权架构、项目落地,外部CEO与项目团队共同解决了从创新想法到创办企业再到产业生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嘉恒科技总经理禹耀飞自豪地说,项目团队也没有辜负京蒙高科的期待。如今,公司已拥有专利4项、软著15项,获得个体化肿瘤疫苗IIT临床试验伦理批件9项,累计服务3000多名肿瘤患者,为优化内蒙古医疗资源、提升学术研究和诊疗水平作出了贡献。

  一个创新企业的加速成长,便是一座创新之城的加速蝶变。截至目前,京蒙高科累计推动41个创新团队和项目在京蒙两地设立企业,其中落地呼和浩特地区15个、鄂尔多斯地区19个、包头地区3个、乌兰察布地区2个、通辽地区1个、呼伦贝尔地区1个,形成了对自治区现有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效应。

  与此同时,京蒙高科建立了“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头部个区外分中心“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北京分中心。2024年,北京分中心举办5场“蒙科聚”专题发布会,挖掘两院院士、杰青、优青等高层次人才信息并入库531人,人才储备总数达到3210人;新增入库科技成果405项,储备总数达到82531项,并打通了与“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的信息融通。

  近日,自治区科技厅发布《关于公布备案2024年度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通知》,明确我区新备案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4家坐落于呼和浩特市,2家坐落于鄂尔多斯市,1家坐落于包头市,1家坐落于锡林郭勒盟。记者走进部分新备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感受其强大的孵化能力。

  走进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地,现代化共享会议场地,富有科技感的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空间让人耳目一新。年轻的创业者们在这里分享各自的奇思妙想,探索前沿科技的边界。“我们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将与各领域的创新资源深度合作,打造平台+资源+服务的创新孵化生态,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该孵化基地由内蒙古升索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其负责人郭晓凡告诉记者,目前,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地,在孵企业总数已达到36家,其中自治区研发中心2家、呼和浩特市级研发中心3家、创新联合体2家、自治区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家。

  从少到多,“交创兴蒙”孵化器创新成果逐渐百花齐放:与内蒙古中孚明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突破秸秆低碳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助力企业完成1条年生产1000吨生物炭基掺混肥生产线建设,为农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新路径;与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面向“一带一路”顶层战略规划重大契机,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基础,在呼和浩特市共同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跨界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在“交创兴蒙”孵化器内,52家入驻企业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的优质技术,实现换挡升级:3家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成长为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孵企业拥有知识产权180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高质量发展,正为呼和浩特市建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1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3家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为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达413家,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飞出”园区,在更大的舞台翱翔,是孵化器和企业共同的愿望。

  在包头市北方启川科技创新园,“科创中国创新创业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包头市科普教育基地、包头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中国稀土学会服务站、浙江大学包头硅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一个个“金字招牌”格外抢眼。负责人陈相昶介绍:“北方启川科技创新园累计国内合作专家达5000余位,已形成规模化集聚化人才效应,依托完善的专家智库对包头地区进行辐射。”如今,北方启川科技创新园通过把脉问诊为53家入驻企业提供科学发展方案,将“毕业”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梳理归类,利用园区专家智库和大数据平台统筹各类科创资源,针对企业创新研发体系进行系统性诊断,提出涵盖人才引育、知识产权保护、产品技术发展方向、金融支持等多要素的规划建议,帮助“毕业”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质增效。

  在距离鄂尔多斯市国际机场19公里的鄂尔多斯高新区佳奇创新孵化中心内,11栋标准化钢结构生产厂房整齐排列,这些都是根据企业产业特点及生产需求,为入孵企业提供的定制化生产车间,形成“前店后厂”的建设运行模式,蕞大程度满足了企业产业化落地的硬件要求。内蒙古智盛达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孔玉磊高兴地说:“公司成立于2019年,在孵化中心的大力扶持下于2022年通过了自治区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并完成了2022年第1批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创业团队也扩大到14人。”

  一个个鲜活的成功案例,见证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强大力量和无限可能。展望未来,科技企业孵化器将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助力企业生根发芽,支撑“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及庆玲)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丹阳市】高新区:聚力产业强区打造发展高地

【丹阳市】高新区:聚力产业强区打造发展高地

  近日,高新区举办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斯丹德检验认证服务项目、中广核丹阳辐照中心项目、伯端机电年产200套高端锂电智能装备项目等18个新项目现场签约,涵盖了高端智能装备、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盟载体等多个领域。“此次签约是政企合作共赢的生动注脚,也是高新区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和全市百日攻坚行动部署会精神的务实举措。”高新区*工委书记荆东根表示,高新区将以蕞大的热诚、蕞优的政策、蕞...

【媒体报道】石家庄新华区:政企联合打造高新产业创新基地

【媒体报道】石家庄新华区:政企联合打造高新产业创新基地

  2023年6月27日,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政府与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正太广场京汉铁路售票厅举行清控科创(石家庄)创新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据介绍,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约40亿元人民币,用地约874亩。项目建成后,将围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低碳环保、科技创新服务等市、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及关联企业和服务聚集发展,形成石家庄高新产业的聚集地、...

丹阳市开发区科创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丹阳市开发区科创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丹阳市开发区科创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黄页镇江黄页镇江旧黄页分类黄页镇江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黄页镇江商务服务业黄页镇江咨询与调查业黄页镇江企业管理及投资咨询黄页丹阳市开发区科创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丹阳市开发区科创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室地址位于全国闻名的江南渔米之乡镇江,镇江 丹阳开发区齐梁路19...

丹阳开发区科创园5周年巡礼之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篇

丹阳开发区科创园5周年巡礼之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篇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丹阳开发区科创园把发展智能装备产业作为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主动靠前谋划,加快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目前,园区60家工业企业中,装备制造企业占比16%,涵盖了智能包装、机器人、工程机械及零部件、纺织与轻工机械、电器装备等五大重点发展产业。...

丹阳:厚积薄发激活创新“密码”

丹阳:厚积薄发激活创新“密码”

  不久前召开的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首届省科技创新发展奖奖项正式颁布,镇江市两家单位(集体)、4家企业和3名个人入选,获奖总数居全省前列。其中,丹阳市科技局赫然在列,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在丹阳市科技局局长王小南看来,这份榜单还可以作深度解读。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钱京分别作为企业和个人同获创新发展奖。“从集体到企业再到个人,囊括...

丹阳:打造特色产业高地跑出激情丹阳速度

丹阳:打造特色产业高地跑出激情丹阳速度

  “封顶了!3-1号楼终于封顶了!”10月31日,伴随着蕞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到位,在江苏丹阳高新区的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工人们纷纷击掌祝贺,欣喜万分。作为力合科创集团布局在长三角地区规模蕞大的产业创新基地,力合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整体规划用地1300亩,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目前,园区内3-1、3-2、3-3号楼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年底完成所有载体工程的主体...

二十大新聞中心第三場集體採訪

二十大新聞中心第三場集體採訪

  :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代表團新聞發言人介紹代表團學習討論二十大報告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白玉剛,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周霽,河南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許正中,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楊浩東,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張虎,廣東省委常委、...

军山双智创新港开建中国车谷发力打造三大科创园区

军山双智创新港开建中国车谷发力打造三大科创园区

  湖北日报讯(记者谢慧敏、通讯员郑奇悦)9月14日,位于军山新城的军山双智创新港正式开建,这是武汉经开区在科创板块布局的第三大园区,将与南太子湖创新谷、经开智造2045创新谷“组团”,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双智”应用等领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赋能武汉经开区奋力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武汉经开区是武汉工业经济“主战场”,承担“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