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标准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蕞新统计资料显示:近5年,丹阳市超百家单位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134项,32家企业获得AAA级以上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各项标准化成果获得丹阳市政府奖励超1000万元。这是丹阳市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带来的成果。
近年来,丹阳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特色产业、优势技术、重点领域为突破口,通过聚焦工业标准引领、强化农业标准建设、提升服务业标准品质,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助推经济社会形成新质生产力,引领工业、农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步入发展“快车道”。
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8月,由该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起草编制的《近红外脑功能康复评估设备通用要求》国家标准正式公布。作为丹阳本土企业,慧创医疗编制的此项国标将助力规范行业秩序,促进近红外技术进步,推动认知功能评估及早期筛查手段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丹阳聚焦7大重点产业链布局,引导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加快成果转化,打造出以鱼跃医疗、仅一包装、肯帝亚木业、丹毛纺织等标准化工业标准制定领跑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丹阳市企业参与制修订的国家级标准已达134项:其中国家标准63项、行业标准51项、团体标准20项,为增强主导产业在国际国内的话语权奠定技术基础。
6月,由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导、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共同参与起草编制的《基于液体原种的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通过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评审。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研发、编制,该项目现已作为江苏省地方标准正式发布,为推动我国大球盖菇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丹阳加强协调服务与跟踪指导,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传统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型。通过标准实施,提升农产品品质,积极培育优质农产品区域品牌,打造出花王鲜花、江南食用菌、吟春碧芽茶、司徒现代农业等20余个国家级或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结合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态势,丹阳市检验检测中心聚焦青少年近视防控服务领域,开展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评价研究,构建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2023年8月,该统计分析点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确定,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标准化服务。
牵住标准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才能在丹阳形成“大质量”格局。近年来,丹阳紧扣“丹阳眼镜”金字招牌,以眼镜产业为标杆,打造标准化工作示范。成立江苏省眼镜光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3个省级以上标准化组织,实现标准化组织“从无到有”;丹阳市检验检测中心获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眼镜)”项目,主导的眼镜验配服务业标准获得国家级试点,实现标准化试点“从有到优”。此外,沃得农机的售后综合服务、堂皇家纺的客户服务、飓风物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迅捷智能的档案柜创意设计服务等优质服务项目,还承担了10余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任务。(通讯员谢艳英朱翔记者佘记其)
弘扬教育家精神 廉洁从教铸师魂
14岁少年骑电动车撞伤行人 监护人担...
“科技要打头阵”,挺起强国“硬脊梁...
镇江6家企业入选中国民企500强
快递突破“100亿”,“流动江苏”大...
漫评|霜降之时,共绘秋色与梦想的壮...
2024镇江(香港)经贸文化合作交流会...
版权声明:本文由丹阳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